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894302" ["articleid"]=> string(7) "616686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1章" ["content"]=> string(2574) "确的“指认”:“周瑶帮我带早餐时就威胁我。

要是不帮忙作弊就不帮我带早餐而且不让我进教室。”

“林小雨假装问我问题实际上是在威胁我把笔记给她抄,老师你看她的笔记内容和我的几乎一模一样。”

“张昊虽然没直接参与,但他知道这件事,还帮我们望风。”

一句句话把自己塑造成了被迫参与的受害者,而我们则是成为了“威逼利诱的作弊团伙”。

栽赃了班上的同学后,白玲玲没有停下,她还在学校内散布谣言。

在水房打水时,她拉着外班同学哭:“我真的很害怕,他们不仅逼我作弊,还说要是我敢说出去,就把我的书包扔到楼下”在操场遇见其他班的老师,她会抱着老师的手说:“老师能不能帮帮我让我转到你的班上。”

“可能是因为我不愿意配合作弊吧,我班上的同学大家都躲着我。”

在家长群用她家长的手机发消息:“玲玲最近在学校总是被排挤。

我们问了才知道就因为她不参与作弊。”

“这件事情非常严重,希望各位家长和老师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

这些话很快就在学校内传开,不明真相的同学、家长还有老师都觉得班上的同学无法无天,居然逼迫同学一起作弊。

原本一直坚持班上同学没问题的班主任都因为这些“证据”和“舆论”开始怀疑:“难道同学们真的有集体作弊?”

而深陷舆论的同学们却百口莫辩:张昊想说手机截图是伪造的。

可白玲玲的手机聊天记录里明晃晃的放着张昊威胁她一起作弊的记录。

林小雨试图澄清自己没有抄她的笔记更没有威胁她,却被反问“那为什么她指认你,而且你们的笔记一模一样,上面还有那个特殊符号。”

最后,在“证据”和舆论的双重压力下,学校方面发出通告“高三(3)班集体作弊,且威胁恐吓同学,情节严重。

班级同学全部开除学籍。”

“鉴于白玲玲同学‘主动坦白’且是被‘胁迫参与’,处以警告处分。”

在白玲玲的操作下,全班同学开除学籍。

和她只是受到轻微处罚,还保住了竞赛资格。

正因为上一世的一连串事件让同学们明白了白玲玲是个怎么样的人。

这一世如果再给白玲玲机会,她一定会故技重施,用同样"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7767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