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893603" ["articleid"]=> string(7) "6166752"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4章" ["content"]=> string(2672) "翻开最后一页,展示他熟悉的字迹:“如遇特殊情况,可酌情通融。”

我一步步走向他,高跟鞋敲在大理石地上,像心跳。

“顾教授,你认罪吗?”

他望着我,长久以来的克制终于碎裂。

唇角扬起一丝极轻的笑,低哑出声:“我不仅认罪,还请求从重处理。”

他当着所有人的面,牵起我的手,十指紧扣。

许老师在角落抹着眼泪,喃喃道:“老夫人,您看得见吗?

这孩子,终于把心交出去了。”

三天后,门铃响了。

快递员递来一个没有寄件人信息的牛皮纸信封。

我拆开,里面是一张泛黄的捐赠协议复印件。

落款人是——顾母,林素清。

日期是她去世前半年。

捐赠金额那一栏写着“全部私人积蓄”,用途一栏则手写着一句话:“愿所有被错换的孩子,不必再用一生寻找归属。”

字迹清瘦有力,像她本人一样,安静却有分量。

我盯着那句话,喉咙发紧。

原来在所有人沉默的时候,早就有人为我这样的人流过眼泪。

我按着协议上的地址找到市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中心,见到了林晚晴主任。

她六十出头,头发半白,眼神却亮得惊人。

她看见我的瞬间,整个人怔住了。

“你……”她伸手轻轻碰了碰我的眼角,“和她年轻时,真像。

尤其是这股劲儿,不服输,不肯低头。”

她说,顾母生前一直在推动一项“抱错儿童权益保障条例”,想为这类家庭建立法律支持与心理援助机制。

可沈家怕影响声誉,董事会直接驳回提案,项目就此搁浅。

“清辞知道吗?”

我问。

林主任摇头:“他从没提过,但每年母亲忌日,他都会以匿名名义续捐一笔钱。

我们中心能撑到现在,有一半靠的是他。”

我回公司连夜起草方案,第二天就以沈氏基金会名义启动“归途计划”——首期投入五百万,资助百名寻亲家庭的法律援助与心理疏导。

新闻一发,全网热议。

下午三点,办公室门被推开。

顾清辞走了进来,一身深色西装,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公益项目合规审查意见书》。

他语气平静:“你没走审批流程。”

我翘着嘴角:“等你批,黄花菜都凉了。”

他没反驳,只是把文件轻轻放在桌上,翻开最后一页——签名栏赫然写着他的"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7745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