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890759" ["articleid"]=> string(7) "6166287" ["chaptername"]=> string(7) "第3章" ["content"]=> string(2555) "延症’!”

这个病名是他刚从一本地摊上淘来的《宇宙心理学大全》里看到的,作者署名“菩提老祖”。

书上说,此症患者通常在童年有过“违规却未受惩”的暗爽经历,导致内心对规则的敬畏,发育得比同龄人慢半拍,宛如青春痘长在了心里,看不见,但一碰就影响效率。

为了根治这“心病”,陈小慢花了巨资——五十块钱,在城中村天桥下找到了一位号称是“非主流心理学派”传人的咨询师。

咨询室设在一条晾满裤衩的巷子里,招牌是用粉笔写的“解忧杂货铺·心理分铺”。

咨询师穿着人字拖,抠着脚丫,瞥了他一眼:“后生仔,我看你印堂发黑,不是撞鬼,是心里有鬼啊。”

<陈小慢一惊,连忙将初一磁带事件和盘托出。

咨询师听罢,沉默良久,忽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掌拍在陈小慢脑门上!

“哎哟!”

陈小慢捂着头,“大师,你这是……”“哼!”

咨询师收回手,气沉丹田,“这一掌,在心理学上叫‘冲击疗法’!

我是要让你明白,有些规则,就像我这一掌,打晚了十几年,但该来的,总会来!

你现在工作上的煎熬,就是我这一掌的延迟生效!

懂吗?”

陈小慢捂着头上的红印,醍醐灌顶:“我懂了!

大师!

原来我现在挨的每一句骂,都是当年没挨上的那顿打!”

带着大师的“掌印”(物理和心理上的),陈小慢回到了那个人人都是他“教练”的办公室。

他不再默默生闷气,而是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自我行为矫正”。

当教务小李再次以光速催促他排课时,陈小慢缓缓抬起手,做了个“暂停”的手势,眼神坚定如赴死的壮士:“李教练,请稍等。

根据《陈小慢行为认知矫正手册》第38条,我需要先进行30秒的‘规则敬畏冥想’,想象一下如果排错课,会被教导主任用广播喇叭循环播放《爱情三十六计》直到秃头。”

小李目瞪口呆。

当财务小王指导他如何“亲来亲去”时,陈小慢严肃地掏出小本本:“王教练,您的‘亲密度提升法则’我已记录。

但根据‘延迟满足’心理原理,我决定将回复速度降低0.5倍,以提升沟通的质量与深度,避免陷入‘虚假亲密关"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768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