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889132"
["articleid"]=>
string(7) "6166093"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1章"
["content"]=>
string(2608) "喝酒,李兄说“等以后,我们老了,就一起在这竹林里晒太阳”。
现在,虽然少了两个人,但至少,我们没辜负当年的约定,没辜负心里的那点执念。
前几天收到王啸从西北寄来的信,说他在戍边的地方,帮着当地的老百姓修水渠,还教孩子们认字。
信的最后,他写“裴叔叔,我终于明白,我爹没做到的事,我得替他做到”。
我把信折好,放进李兄的竹笺盒里,又在窗边种了棵新竹。
我想,等这棵竹子长大,王啸应该就回来了。
到那时,我们再一起,就着月光,喝两壶酒,讲讲这些年的事。
番外一:青灯夜话云阳子在漱玉岩又坐了一夜。
石洞里的油灯添了新油,火苗却依旧昏沉,映着他指间那串磨得发亮的菩提子。
三日前王啸踉跄离去时,衣角扫过洞门的藤蔓,带起的风扑灭过一次灯火。
那时他没起身,只听着那道年轻的脚步声一步步远了,踩在枯叶上,碎得像人心。
天快亮时,洞外传来轻响。
云阳子抬眼,见戒空背着个布包袱,站在洞口,袈裟上还沾着山道的露水。
“师父圆寂前,让我把这个交给您。”
小和尚双手捧着个木盒,眼眶还是红的,却比在嵩山时稳了些。
木盒打开,里面是半块裂了纹的木鱼,还有一张叠得整齐的纸条。
云阳子展开纸条,是无忧禅师的字迹,力透纸背:“吾辈习武,非为快意恩仇,乃为护持本心。
王啸孺子,性非恶,唯被执念所困。
若他能悟,便是苍生之幸;若不能,亦盼他莫入歧途。
切记,莫要让仇恨再缠上第二个灵魂。”
“师父说,您若见了王施主,定会让他去找裴先生。”
戒空低声道,“我从嵩山来,路上听说济州那边……裴先生在帮灾民建粥棚,用的是他自己的积蓄。”
云阳子摩挲着那半块木鱼,想起二十年前在江南,四个年轻人大碗喝酒,王奎拍着胸脯说“以后要让济州百姓都有饭吃”,裴文正笑着接话“那我就帮你写文章,记你这个大善人的名”。
那时无忧还没剃度,总爱跟云阳子比剑,输了就抢他的酒葫芦。
“世事难料啊。”
云阳子轻声叹,将纸条折好放进怀里,“戒空,你师父走得安详吗?”
“师父闭着眼,说‘终于能给李御史一个交代"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764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