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888036"
["articleid"]=>
string(7) "6165955"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0章"
["content"]=>
string(2366) "隐晦的求助**。
他立刻用行动完成了这次扭曲的“隔空对话”,用购买同款商品的方式,构建起一种病态的“共情”与“联结”。
他似乎在用这种无声的方式宣告:“看,我懂你的痛苦,我们在经历同样的夜晚,使用同样的慰藉。
你依旧在我的感知范围内,你依旧……需要我。”
林宛盯着那条记录,嘴角缓缓勾起一丝没有温度的弧度。
那笑容里,有计划成功的绝对冷静,有对沈析如此轻易就范的尖锐嘲弄,更有一种深入骨髓的、对人性扭曲一面的寒意。
他果然深深地沉溺在这种虚幻的掌控感中,无法自拔。
他以为他能通过数据读懂她,安抚她,重新建立起那座无形的牢笼。
他并不知道,他读到的每一个字,都是她写好的剧本;他做出的每一个反应,都是她引导下的必然结果。
他自以为是的狩猎,从一开始,就落入了她反向编织的罗网。
她打开加密数据库,在观察日志下新建子项,命名为 **“行为引导实验记录”**。
> **实验编号:001 - 消费引导测试**> **日期:8月3日**> **诱导信号:** 社交媒体发布失眠信息 + 使用亲密付购买特定品牌(具共同记忆)助眠香薰。
> **目标预期反应:** 目标在较短时间内购买同款或高度类似商品,以建立/强化心理联结。
> **实际结果:** 目标于诱导发出后约1小时58分钟,于线下实体店购买**完全同款**商品。
反应时间符合预期,行为一致性100%。
> **结论分析:**> 1. 目标对观察对象的社交媒体动态及亲密付消费行为保持**高强度实时监控**。
> 2. 目标具有强烈的**模仿与呼应倾向**,试图通过行为同步来获取掌控感与亲密感幻觉。
> 3. 利用亲密付通道进行行为引导的方案**高度可行,且效率显著**。
> **下一步计划:** 深化诱导场景复杂度,测试其行为边界与投入成本,逐步固化其“监视-回应”的依赖模式。
写完记录,林宛关掉所有屏幕,房间瞬间被浓稠的黑暗吞噬。
窗外,城市的霓虹依旧不知疲倦地闪烁着,勾"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7626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