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888018" ["articleid"]=> string(7) "6165955" ["chaptername"]=> string(7) "第6章" ["content"]=> string(2506) "己账户的活动记录。

果然!

在每一次她的“异常”消费后不久,沈析都会有一些对应的、情绪化的消费——比如购买烈酒,或是深夜晚归的高额打车费。

真相,像一把冰冷的手术刀,以精准而残酷的力道,剖开了过往温情脉脉的表皮,露出了其下早已腐烂的真相。

**沈析,早在他们热恋期,就已经开始系统性地伪造她的消费记录。

**他利用亲密付的关联性与便利,模拟她的消费行为,人为地、处心积虑地制造出一个个“可疑”的消费场景。

然后,他像一个沉迷于自编自导戏剧的演员,观察着自己对这些虚假信号的反应,或者说,为他内心日益膨胀的控制欲和疑心病,寻找一个看似合理的、可以肆意宣泄的出口。

他先亲手制造“证据”,然后据此完成逻辑扭曲的“定罪”,最后用冷暴力、盘问、或随之而来的情绪爆炸,来“惩罚”那个他幻想中越轨的她,同时也惩罚那个陷入自我构建的悲剧角色的自己。

这是一种何等精密、何等病态、又何等可悲的心理游戏!

林宛靠在椅背上,感觉全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一种深沉的无力感攫住了她。

愤怒、恶心、后怕……种种情绪像炽热的岩浆在她胸腔里翻涌,几乎要灼穿她的理智。

她一直以为沈析的控制欲是后期才显露的爪牙,现在看来,这病态的藤蔓早已在暗处滋生,缠绕着他们的关系,并在数据的默许下,悄然生长成了吞噬一切的参天毒株。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情绪漩涡中挣脱。

她是分析师,数据不会撒谎,情绪才会。

她回到电脑前,双手落在键盘上,指尖稳定得不像刚刚经历了一场认知地震。

她打开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将清洗整理后的数据重新导入。

**折线图**清晰地显示:在雨天和阴天,沈析的异常消费频率显著增加,平均提升约37%。

**柱状图**冷酷地表明:深夜至凌晨,是他行为最活跃、最不稳定的时段。

**热力图**则像一张残酷的宣言书,无情地揭示——所有他异常消费的地点,都与她过去或现在的生活轨迹高度重合,分毫不差。

这不是随机的骚扰,这是一套完整的、用消费行为写就的**心理密码**:"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7625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