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883292"
["articleid"]=>
string(7) "6165145"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5章"
["content"]=>
string(2612) "丈。
这更坚定了他必须扫清所有障碍的决心。
通过不懈追查,他们终于找到了当年负责登记“逆产”的一名老太监,他已隐居乡野。
威逼利诱之下,老太监吐露了一个惊天秘密:那半块玉玦,并非柔嘉皇后主动交出,而是卫国公趁乱从镇国公遗体上搜刮,并伪造了“投名状”的记录,以此构陷柔嘉皇后,向当时还是太子的皇帝表功,并彻底断绝谢家翻案的可能!
真正的罪魁祸首,是卫国公!
而皇帝,至少是默许了这一切!
得知真相的瞬间,谢玄如释重负,却又被更深的愤怒淹没。
十五年的血海深仇,竟源于如此卑劣的构陷!
他母亲的故友(柔嘉皇后)很可能是清白的,甚至可能也是受害者。
“少主,如今证据确凿,我们是否立刻起事,清君侧,报血仇?”
墨渊激动地问。
谢玄却沉默了。
他看着手中关于萧清月近日动向的密报,她正在艰难地稳住局势。
若此刻起兵,京城必乱,皇帝第一个不会放过她。
他不能为了复仇,将她置于险境。
“不,”他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更深远的光芒,“我们要等一个时机,一个能兵不血刃、并将清月推上更高位置的时机。”
他的复仇,必须与她的安危和未来绑定在一起。
(第二十四章 完)第二十五章:宫闱惊变正文:时机很快到来。
皇帝萧景琰因长期服用丹药,纵情声色,突然中风病倒,虽保住性命,但口不能言,半身不遂,朝政瞬间陷入瘫痪。
太子年幼,几位皇子蠢蠢欲动,外有强邻虎视眈眈,内有权臣各怀鬼胎,帝国摇摇欲坠。
在此危难之际,萧清月展现出惊人的魄力。
她联合忠于皇室的将领和部分正直大臣,以长公主身份迅速稳定京城局势,并临朝听政,代行皇权。
她处事公允,决策果决,竟比病倒前的皇帝更得人心。
卫国公府见有机可乘,勾结一位有野心的皇子,欲发动宫变,废黜幼太子,挟天子以令诸侯。
关键时刻,谢玄率领暗中集结的忠诚旧部及部分边军精锐,如神兵天降,及时入京,与萧清月的势力里应外合,一举粉碎了卫国公府的阴谋。
混战中,谢玄亲手斩杀了卫国公,为家族血仇讨回了第一笔债。
宫变平息,京城重归平静。
金"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7524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