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882209" ["articleid"]=> string(7) "6164999" ["chaptername"]=> string(7) "第3章" ["content"]=> string(2568) "败、更潮湿的巷子里,独门小院,终日窗帘紧闭,屋里弥漫着一股陈年茶叶和线装书发霉的味道。

他本人干瘦得像一截老树根,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灰色中山装,手指却异常绵软灵活,像是没有骨头。

他的眼神大多数时候是浑浊的,仿佛蒙着一层雾,但偶尔看向你时,那目光锐利得能穿透皮囊,直抵心肺。

他没问我为什么来,只让我伸出手,用他那绵软却冰冷的手指仔细摸我的指关节,又让我用最快速度把混在一起的绿豆和红豆分拣开来。

我照做了,手指翻飞,豆子噼里啪啦落入不同的碗中,声音清脆。

老胡看了半晌,慢悠悠地呷了一口浓茶,说:“脑子不算顶灵光,但这双手,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他放下茶杯,点了点自己的太阳穴,“但这行当,到最后,靠的不是手,是这里。

是‘看人’,是‘做局’。”

我在老胡那间昏暗的屋子里学了整整两年。

学的不仅是手法,“袖里乾坤”、“观音落泪”、“鬼手换牌”、“流星赶月”这些听名字就透着诡谲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局”。

怎么做局,怎么引人入局,怎么察言观色,怎么利用人心的贪婪、恐惧、不服气和侥幸心理。

他有一副被摩挲得温润发亮的象牙小牌,专门用来演练。

他告诉我,洗牌的最高境界不是让人眼花缭乱,而是看起来平平无奇,实则关键牌已在掌控。

发牌时,如何用拇指和食指的细微变化控制发出的顺序。

换牌的关键在于“遮挡”和“节奏”,要利用一切自然动作,点烟、喝茶、咳嗽、甚至看向别处的一瞬间。

他教我如何识别“凯子”(目标),如何“喂牌”(让对方小赢)养大对方的胃口,如何“做牌”在关键时刻一击必杀。

他告诉我,最高明的千术,不是让你一直赢,而是让你觉得你本该赢,只是运气差了一点,或者决策失误了一点,从而心甘情愿地不断下注,直到输光最后一分钱。

“十赌九骗,剩下那个是傻子。”

老胡吐着烟圈,眼神飘向窗外漆黑的夜,“赌桌上,你看到的都是戏。

赢钱的在演戏,输钱的也在演戏。

你要做的,就是看穿戏码,当好你的导演。”

他也告诫我,有三种人的钱不能碰:“一种"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75127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