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857889"
["articleid"]=>
string(7) "6159373"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2章"
["content"]=>
string(2560) "成功!!”
欢呼声如同火山爆发般响彻指挥大厅,吴浩天猛地挥拳,泪水不受控制地夺眶而出。
在场的工作人员纷纷拥抱在一起,激动的泪水浸湿了不少人的衣襟。
成了!
从此,我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廉价可靠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这不仅大幅降低了航天发射成本,更标志着我国在可回收火箭领域,正式跻身世界最先进行列!
“报告!
‘天龙二号’火箭发射圆满成功,卫星精准入轨,一级箭体成功回收!”
吴浩天用微微颤抖的声音,通过加密线路向“铸剑”计划领导小组汇报。
远在北方工大的林启明,在宿舍里接到了老周传来的消息,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一步,他等了太久,祖国的航天事业,终于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
几乎在“天龙二号”成功的同一时间,远在海外的姜淼,也迎来了她的高光时刻。
她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的关于新粒子路径理论的论文,成功发表在国际顶级物理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一经刊发便引发了全球物理学界的巨大轰动,不少顶尖学者都对这位来自中国的年轻科学家赞不绝口。
而更让人瞩目的是,姜淼在论文发表后的首次公开采访中,第一时间明确表示:“这项研究的灵感,离不开我与国内同行的深入交流,尤其是与国内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相关研究团队的前期探讨。
我的根在中国,未来我的所有研究,都会致力于即将启动的国内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项目。
我坚信,中国的科研平台,才是探索宇宙奥秘最前沿、最广阔的舞台。”
此言一出,举世皆惊!
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位正在冉冉升起的物理学新星,会在事业起步的关键阶段,如此坚定地选择回归祖国,投身国内科研事业。
林启明在北方工大的实验室里看到姜淼的采访视频时,欣慰地笑了。
他知道,姜淼的回归,不仅会为国内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项目注入强大动力,更会吸引更多海外优秀人才归国,为“铸剑”计划乃至国家整体科技发展汇聚更多力量。
“天龙二号”的成功发射与回收,加上姜淼的坚定归国,如同为“铸剑”计划注入了双倍强心剂。
借着这股势头,林启明推动的“广寒宫”月球科研"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6430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