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857877"
["articleid"]=>
string(7) "6159373"
["chaptername"]=>
string(7) "第7章"
["content"]=>
string(2646) "研究决定,正式邀请你加入‘铸剑’计划核心工作小组,担任……特别技术顾问。
你将拥有相应级别的信息调阅权限,并直接对专项领导小组负责。”
“我接受。”
林启明没有任何犹豫。
“为了保密,你明面上的身份依旧是北方工大的学生。
所有的指令和信息传递,由我作为你的单线联络人。”
“明白。”
会谈结束,林启明离开小楼,重新融入夜色。
老周则立刻将情况加密传送。
几小时后,京城回复:“计划启动。
集中力量,助力国家核心技术突破。”
国家科技发展的进程,在1995年这个秋天的夜晚,被一股来自未来的力量,推向了一条全新的轨道。
冬去春来,北方工大的梧桐树抽出新芽。
“铸剑”计划在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
第一个传来捷报的,是吴浩天领导的“磐石”组。
在林启明提供的核心思路指引下,他们成功完成了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龙一号”的首次全系统热试车!
试车台架上,“天龙一号”喷吐出幽蓝色的狂暴火焰,轰鸣声震撼着大地。
数据监控室内,各项参数稳定得令人难以置信。
“推力85吨,比冲超越预期!
燃烧稳定,未见异常振动!”
“试车持续120秒,达到预定目标!
关机!”
当吴浩天宣布试车圆满成功时,监控室里爆发出压抑已久的欢呼!
许多人激动地拥抱在一起,热泪盈眶。
这不仅意味着我国掌握了廉价、环保的可回收火箭动力技术,更意味着在通往下一代大推力发动机的道路上,我们迈出了最坚实的一步!
“报告,‘天龙一号’首次全系统热试车,圆满成功!”
吴浩天用微微颤抖的声音,通过加密线路汇报。
林启明在宿舍里听到这个消息,平静地点了点头。
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恭喜吴总师和全体团队成员。
但这只是开始,全流量分级燃烧的预研,必须立刻跟上。”
“明白!”
吴浩天的声音充满了干劲。
几乎在同一时期,孙雅领导的“织女”组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他们利用林启明指出的技术路线,成功制备出国内首片8英寸硅基CMOS晶圆,关键线宽达到了0.8微米!
虽然与国际最先进水平还有差距,但这一"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643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