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804050" ["articleid"]=> string(7) "614994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8章" ["content"]=> string(3812) "
然而,政敌岂会放过如此良机?
立刻有其他官员出列。
“侯爷、李侍郎何必动怒?清者自清。然国舅爷转变之速,成绩之优,确乎令人难以置信。世间之事,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
“正是!若无疑点,为何国子监生员群情激愤?若无猫腻,为何满城百姓皆议论纷纷?此事若不查清,恐寒了天下士子之心啊!”
双方各执一词,在金殿之上争论不休,互不相让。
龙椅上,景隆帝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但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
这时,内阁首辅沈知鹤出列。
他是沈贵妃之父,三皇子赵允泽的外祖父。
“陛下,既然双方争执不下,而江琰试卷又已公示。臣有一议:何不宣江琰本人上殿?就其试卷内容,尤其是那篇策论与那首绝妙好词,由陛下及诸位同僚当场考教?若其果真才学相符,自是谣言不攻自破;若其支吾搪塞,答非所问,则……其中情由,便需深究了。如此,既可验明正身,亦可昭示天下,陛下以为如何?”
“首辅大人此言差矣。这本就是无妄之灾,想必江琰此时内心正惶恐不安。若是贸然宣上殿来被陛下与诸位同僚当场考教,他不过十七,何以经历过如此场面。万一发挥失常,岂不有失公允,也正中那些散播谣言之人下怀。”
出声的是副左都御史周明延,他正是江琰的亲舅舅。
李文渊等人也是如此想法。万一江琰空有才能却无胆识,待会被这场面震得一句话说不出来,那他们可不就完了。
只听沈知鹤又道:
“周大人,本官知道你对外甥爱护心切。可如今京城谣言四起,众说纷纭,若无法证明江琰的清白,对他个人以及忠勇侯府名声亦是有损。再者,能做出如此文章,想必心性极佳,若是轻易被这等场面震慑,将来又如何与我等同僚共列朝堂。更何况咱们的国舅爷也并非没有面见过陛下,我等同僚又不是三头六臂,有何惧之?”
“如今这番场景与以往怎能同日而语?”周明延继续反驳。
景隆帝沉吟片刻,目光扫过江尚绪。
见他虽面色难看却并无惧色,便缓缓开口:“别吵了。宣,江琰上殿。”
不久,一身青色儒生袍、神色沉静的江琰被内侍引至金殿之上。
他虽首次面对如此阵仗,却无丝毫慌乱,依礼跪拜:“学生江琰,叩见陛下。”
景隆帝淡淡道:
“江琰,今有御史参奏,疑你乡试成绩不实,有舞弊之嫌。朕与众卿欲就你试卷内容当场考教,你可愿意?”
江琰抬头,目光清澈,朗声道:
“回陛下,学生愿意。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学生之才学,无愧于心,无愧于考场笔墨。”
“好。”景隆帝点头。
然而,江琰却并未立刻应允,反而话锋一转,再次叩首,声音提高了几分:
“然,学生在接受考教之前,有一事不明,斗胆请教陛下!”
“讲。”
“陛下,若学生经此考教,未能答出诸位大人所问,或所答不如试卷所述,当如何处置?”江琰问道。
皇帝道:“事发突然,偏颇一二也无妨。但若是与试卷所述相差甚远,自是证明此次科考确有蹊跷,必当严惩相关人等,还有你江家,朕绝不姑息!”
江琰紧接着追问,语速加快:
“陛下圣明!那么,若学生侥幸,答上了诸位大人所有提问,证明自身清白,又当如何?”
皇帝微微挑眉:“自是还你与相关官员清白,谣言自破。”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4930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