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794012"
["articleid"]=>
string(7) "6148378"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3章"
["content"]=>
string(2488) " 生态答卷:流言的退场滨江项目整改后的第一个清晨,苏晚是被鸟鸣声叫醒的。
她揉着眼睛走到阳台,看见楼下的滨江地块里,成片的芒草顶着晨露晃荡,狗尾草的穗子在风里轻轻扫过土壤,几个戴草帽的工人正蹲在地上补种幼苗 —— 是陈舟推荐的本土野花品种,说是 “等春天开花,能吸引迁徙的斑鸠”。
手机在这时震动,是林屿发来的照片:权威媒体《城市生态报》的头版,标题是《从 “高端人设” 到 “生态答卷”:滨江项目的本土植物实践》,配图里,她和林屿蹲在草丛里检查幼苗,身后是刚搭建好的生态观测站。
“妈看到报道了。”
林屿的消息跟着进来,“刚才给我打电话,没提生育的事,只说‘有空带苏晚回家吃饭’。”
苏晚握着手机,指尖终于不再发凉。
她想起三个月前,林母拿着孕检单逼她的样子,想起那些 “自私”“作秀” 的流言,再看眼前这满屏的绿色,突然觉得眼眶发热 —— 原来对抗偏见的最好方式,从不是辩解,而是把 “不被看好” 的事,一点点做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傍晚去项目现场时,遇到了之前嘲讽她 “只爱自己” 的设计同行张姐。
对方主动走过来,递了瓶水:“苏晚,之前是我说话太急了。
你们这芒草种得真好,我手上有个社区项目,想请教下本土植物的搭配。”
苏晚接过水,笑了笑:“没问题,晚点我把种植手册发你。”
张姐走后,林屿从后面追上她,手里拿着个小本子:“刚才生态观测站的人说,这两周已经有三只斑鸠来筑巢了。”
他翻开本子,里面画着简单的草图,是他白天偷偷画的 “植物生长记录”,每株芒草的高度都标得清清楚楚。
“你什么时候开始记这个的?”
苏晚凑过去看,草图旁边还有几行小字,写着 “苏晚说过,好的景观要等万物生长”。
“从你第一次坚持用本土植物开始。”
林屿合上本子,指尖蹭过她的手背,这次她没躲开。
晚风裹着草香吹过来,两人并肩走在田埂上,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像终于重新缠在一起的线。
第 15 章 解绑:从 “人设夫妻” 到伙伴林氏集团的会议室"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4617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