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790183" ["articleid"]=> string(7) "6147871" ["chaptername"]=> string(7) "第3章" ["content"]=> string(2632) ",是顾先生的助理一早送来的,说是顾总吩咐的,还有这个。”

女佣递上一盒进口的胃药,以及一张便签。

便签上是凌厉而不失风骨的字迹,只有一行字:“苏小姐,优秀的员工也需要病假。

保重身体,未来方长。

——顾言深”没有多余的关心,却精准地戳中了她此刻最需要的慰藉。

他知道她病了,甚至知道送什么药最对症。

这种洞察力与恰到好处的关怀,像一道暖流,猝不及防地冲破了苏晚用理智筑起的冰墙。

她握着那张便签,久久没有言语。

这是三年来,第一次有人把她当成“苏晚”来关心,而不是那个名为“林薇薇替身”的符号。

一周后,陆氏集团一个重要艺术合作项目洽谈。

林薇薇为了彰显自己的“艺术品味”,硬要参与,并指名要苏晚作陪,意图很明显——让苏晚当她的陪衬。

画廊里,对方代表是一位严肃的法国策展人。

林薇薇对着几幅抽象画高谈阔论,却频频说错艺术家名字和流派,气氛一度尴尬。

策展人目光转向一直沉默观察的苏晚:“苏小姐对这幅作品有何见解?”

他指的是一幅充满力量感的、用综合材料创作的先锋作品。

林薇薇抢先道:“这色彩很大胆,很符合现代审美。”

苏晚没有看她,而是走上前,用流利的法语回应:“这幅作品的力量感,源于艺术家对战争创伤的个人化表达。

您看这些破碎的金属片,并非随意拼贴,它们来自战后的废墟,象征着被撕裂又强行粘合的记忆。

表面的粗粝与底层色彩的悲怆,形成了对话。”

她从容不迫,从创作背景、材料运用到情感表达,分析得鞭辟入里,不仅策展人频频点头,连随行的几位专家也露出赞赏之色。

陆寒州再次感到那种错愕。

他从未知道,苏晚对艺术有如此深厚的理解。

这时,顾言深的声音从众人身后响起:“皮埃尔先生,看来您找到了知音。

苏小姐的见解,比许多所谓的评论家都要深刻。”

他微笑着走来,仿佛恰好路过。

他看向苏晚,目光深邃,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肯定:“真正的才华,是模仿不来的。

苏小姐,你眼里的光,很独特。”

这句话,像一道闪电,劈开了苏晚精心维持的伪装。

陆寒州脸色瞬间阴沉。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447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