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776854" ["articleid"]=> string(7) "6145130" ["chaptername"]=> string(7) "第9章" ["content"]=> string(2720) "在地,浑身颤抖。

他努力回想母亲的脸——模糊,但还在。

名字?

陈秀英。

声音?

记得那首童谣。

他没全忘。

他还在。

苏雯扶住他,手臂上的蓝痕正在消退,可她眼中已有空洞:“我……好像忘了爹最后说的话……”阿四握住她的手,声音沙哑却坚定:“我记得。

他说——‘记住,人若无忆,与粥何异。

’”两人相视,泪落如雪。

而东方天际,已透出一丝微光。

拂晓将至,真正的黎明,就要来了。

第七章:真正的黎明粥铺塌了。

不是轰然倾颓,而是像一场无声的溃散——梁木朽断,土墙剥落,门楣上那盏幽蓝纸灯笼在晨风中碎成灰烬,飘入雪地,再不见光。

阿四和苏雯在废墟前站了许久。

天光渐明,巷子里传来扫雪声、咳嗽声、婴儿啼哭声……人间烟火,终于回来了。

他们没说话,只是默默将哑巴伙计的遗体从灰烬中抬出。

他蜷缩如婴,脸上竟带着一丝安详。

苏雯用残破的门板做了简易棺,阿四一锹一锹挖开冻土。

坑不深,但足够安放一个被遗忘了一生的人。

“他叫陈大勇。”

阿四说,“我记住这个名字了。”

苏雯点头,将一块未燃尽的牌位轻轻放在他胸前——上面“陈大勇”三字,已被雪水洗得清晰。

回巷时,天已大亮。

阿四推开家门,母亲正坐在炕上,手里缝着一件小袄——那是他小时候穿的,早已破得不能穿了。

见他进来,她抬头一笑:“四儿,昨夜睡得好么?”

阿四鼻子一酸,扑通跪下,额头抵在炕沿:“娘……我回来了。”

他没叫错名字,没迟疑,没茫然。

他记得她。

老妇人伸手摸他冻红的脸,眼里有泪,却笑着:“傻孩子,快起来。

锅里还温着粥呢——是你昨儿带回来的那半碗,我没舍得喝完。”

阿四怔住。

那半碗“长生粥”,竟还留在家中。

他走过去,端起粗瓷碗。

粥已冷,乳白如旧,却再无异香。

他走到院中,将粥缓缓倒进雪地。

白粥渗入黑土,瞬间被冻住,像一道愈合的伤疤。

三日后,阿四用攒下的钱租了间临街小屋,带母亲搬离西巷。

搬家那日,苏雯来送行,递给他一本新抄的册子,封皮写着《津门忆录》。

“我重编了父亲的笔记,”她说,“删了邪术,添了人"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411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