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771040" ["articleid"]=> string(7) "6144407" ["chaptername"]=> string(7) "第9章" ["content"]=> string(2550) "的安慰和“要相信自己的价值”之类的鼓励,但林浩轩通过对其回复模式、关键词触发以及后续该“数据民工”账号行为变化的语义网络分析,强烈怀疑那封私信的内容绝非表面那么简单,极可能包含了更深入的、带有试探性质的个人情况和工作信息询问。

林浩轩的心彻底沉了下去。

这绝非普通的意识形态输出或商业营销,其操作手法的专业性、目标的明确性、过程的渐进性,都指向一种高度组织化的、具有明确敌对意图的网络策反行为。

“星海漫游者”如同一个潜伏在数字阴影中的猎手,利用精心调制的情感慰藉和思想毒饵,耐心地筛选、靠近、腐蚀那些内心存在脆弱点、或身处关键信息节点的境内目标。

他初步梳理出的、存在高度风险的联系人名单,粗略估算已逾百人。

这些人分布领域之广、潜在危害之大,让他感到一阵脊背发凉。

第三章:无声的警报面对如此重大的发现,林浩轩没有丝毫迟疑。

他清楚地知道,个人英雄主义在真正的国家安全威胁面前不仅无力,而且危险。

他必须借助专业力量。

他没有使用常规的网络违法举报平台。

在一个周六的清晨,他仔细整理了所有电子证据:包括完整的数据分析报告、关键截图、绘制的关联图谱,并将所有原始数据备份在一个经过加密的U盘中。

然后,他悄然离开了学校,来到了江城市国家安全局。

在接待室里,面对目光锐利、表情严肃的工作人员,林浩轩努力压下内心的紧张,尽可能清晰、客观地陈述了自己的身份、发现过程、技术分析依据以及基于专业判断得出的结论。

他展示的证据链逻辑严密,数据支撑扎实,让接待他的陈科长迅速意识到了事件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林浩轩同学,非常感谢你!

你展现了非凡的警觉性和强烈的公民责任感。”

陈科长的语气郑重而肯定,“这件事现在由我们接管。

请你立即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务必保持冷静,不要对任何人——包括你最亲近的家人和朋友——透露此事细节,注意自身安全,如有任何异常,第一时间联系我们。”

离开国安局庄严的大门,林浩轩深吸了一口室外清冷的空气。

他知道,自"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406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