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768158" ["articleid"]=> string(7) "6143892"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6章" ["content"]=> string(3843) "
“对了,明天我们去书院看看吧,好久没去了,不知道学生们怎么样了。”苏清颜突然说。
萧惊寒点头:“好啊。顺便也看看沈先生和顾言,问问他们书院的情况。”
清晨的崇文书院,总能被读书声裹着暖意。萧惊寒和苏清颜刚走到书院门口,就听见沈文轩正在讲《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调子,被他念得抑扬顿挫,连门口的石狮子仿佛都竖耳听着。
“沈先生讲课还是这么有味道。”苏清颜笑着压低声音,怕惊扰了里面的学生。她刚要抬脚进门,就被一个捧着书本的小少年撞了个满怀——少年怀里的《诗经》散了一地,封皮上还画着个歪歪扭扭的小月亮。
“对不住对不住!”少年连忙蹲下身捡书,脸涨得通红,“太子妃娘娘,我不是故意的,我赶着去上沈先生的课,走得太急了。”
苏清颜也蹲下来帮他捡,看到封皮上的小月亮,忍不住笑了:“这月亮画得真可爱,是你自己画的?”
“是……是我画的。”少年挠了挠头,“我娘说,我出生那天月亮特别圆,所以我就喜欢在书上画月亮。”
萧惊寒走过来,拍了拍少年的肩膀:“下次走路慢些,别摔着。你叫什么名字?哪个班的?”
“我叫李月生,是乙班的。”少年挺直腰板,眼睛亮晶晶的,“殿下,我听说您在江南帮百姓惩治了贪官,您真厉害!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做个能帮百姓做事的人!”
这话逗得萧惊寒和苏清颜都笑了。沈文轩听到门口的动静,走了出来:“殿下,太子妃,你们怎么来了?快进屋坐。”他看到李月生,又笑着补充,“这孩子是乙班最用功的,就是性子太急,上次背书还没背完就着急举手,结果忘词了。”
李月生脸更红了,抱着书匆匆跑了进去:“沈先生,我去上课了!”
几人走进教室旁边的偏厅,沈文轩给他们倒了茶:“殿下,太子妃,你们这次从江南回来,可算把王坤那个贪官给办了,江南的百姓都在传你们的好事呢。”
“都是应该做的。”萧惊寒喝了口茶,“对了,沈修远在东宫准备科举,你要是有空,也去指点他几句,他很有才华,就是缺乏些应试的经验。”
“放心吧殿下,我会去的。”沈文轩点头,“对了,还有件事要跟你们说。顾言最近在整理藏书阁的旧卷时,发现了一本前朝的《少年行》,里面记载了很多前朝少年才子的故事,学生们都很喜欢,天天围着顾言让他讲。”
“《少年行》?”苏清颜眼睛一亮,“我以前好像听我爹说过这本书,说是很有意思,可惜一直没见过。”
“顾言现在就在藏书阁,你们要不要过去看看?”沈文轩说。
“好啊。”萧惊寒和苏清颜起身,跟着沈文轩往藏书阁走。
还没到藏书阁,就听见里面传来顾言的声音:“……那个叫谢临的少年,十三岁就考上了秀才,后来跟着太祖打天下,可惜在一场战役中牺牲了,年仅二十岁。”
走进藏书阁,只见顾言坐在书架前,周围围了一圈学生,李月生也在其中,听得格外入神。顾言看到萧惊寒和苏清颜,连忙站起来:“殿下,太子妃。”
学生们也纷纷行礼,萧惊寒笑着让他们坐下:“继续讲吧,我们也听听。”
顾言点了点头,继续说:“谢临不仅有才华,还很有胆识。有一次,太祖被敌军围困,是谢临带着十几个少年兵,假装成敌军的信使,混进敌营,烧了敌军的粮草,才解了围。”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4014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