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768123" ["articleid"]=> string(7) "6143892"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4章" ["content"]=> string(3730) "

“是!”顾言应了声,立刻拿着家训去抄录了。

苏清颜看着萧惊寒,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现在书院越来越好了,学生们也越来越用功,将来肯定能培养出很多人才。”

萧惊寒握住她的手:“这都是你的功劳。如果不是你一直支持我,帮我出谋划策,书院也不会有今天。”

苏清颜笑了笑:“我们是夫妻,互相支持是应该的。以后,我们还要一起把书院办得更好,让更多的人能读书识字,让大靖王朝越来越强大。”

萧惊寒点了点头,紧紧地握住她的手。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温暖而明亮。他们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他们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让大靖王朝的明天更加美好。

“走,我们去藏书阁看看顾言抄录得怎么样了,顺便也看看那些新整理好的古籍。”萧惊寒说。

苏清颜笑着点头:“好啊,正好我也想看看那些前朝的旧卷,说不定还能发现什么有趣的故事。”

两人相视而笑,并肩朝着藏书阁走去。身后,学生们的读书声朗朗,回荡在书院的每一个角落,那是希望的声音,也是大靖王朝未来的声音。

崇文书院的晨读声,总能准时撞碎清晨的薄雾。这天萧惊寒刚走到藏书阁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顾言略带沙哑的朗读声——“林氏一族,当以忠勇立世,以清白传家,不为权贵折腰,不为私利忘义……”

推门进去,只见顾言正站在书架前,手里捧着抄录好的《林氏家训》,给几个围过来的学生讲解。阳光透过雕花窗,落在他沾着墨渍的指尖,连带着那些方正的字迹,都显得格外有温度。

“讲得不错。”萧惊寒走过去,拿起桌上的抄本翻了翻,顾言的字虽不如沈文轩那般飘逸,却一笔一划透着认真,“这家训不仅要抄录下来,还要刻在书院的石碑上,让每个学生都能看见,记在心里。”

顾言眼睛一亮:“殿下说得是!刻在石碑上,既能让学生们时时谨记,也能让林氏的忠勇精神一直传下去。”

正说着,苏清颜提着食盒走进来,里面装着刚做好的绿豆糕:“别光顾着说话,先吃点东西垫垫。顾言,你这几天天天熬夜抄家训,眼睛都熬红了,可得注意休息。”

顾言接过绿豆糕,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谢太子妃,一想到能让更多人知道林氏的故事,就忘了累了。”

几人正说着话,藏书阁的门突然被推开,赵峰快步走进来,脸上带着几分急切:“殿下,太子妃,镇北侯派人来了,说有要事求见,人已经在书院门口了。”

“镇北侯?”萧惊寒愣了一下,镇北侯自从北疆战事结束后,就一直留在北疆整顿军务,怎么突然派人来京城了?“快请他进来。”

没多久,一个穿着军装的汉子跟着赵峰走进来,身上还带着淡淡的风沙味,显然是刚从北疆赶回来。他看到萧惊寒,立刻躬身行礼:“末将张勇,参见殿下,太子妃。奉镇北侯之命,特来向殿下禀报要事。”

“张将军免礼,镇北侯让你禀报什么事?”萧惊寒问。

张勇直起身,从怀里掏出一封密信,递了过去:“侯爷说,最近北疆边境不太平,有一股不明身份的骑兵在边境活动,经常骚扰百姓,抢粮食、烧房屋,侯爷派人去查,发现这股骑兵的装备和北狄很像,但他们的旗帜和北狄不一样,像是新的势力。”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4014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