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767275" ["articleid"]=> string(7) "614376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9章" ["content"]=> string(3723) "
这番话说到了苏雨沫的心坎里。她侧头看着林凡,觉得这个看似有些理工科思维的邻居,内心却有着非常细腻和共鸣的一面。这种被深刻理解的感觉,让她心头泛起一阵暖流。
“走吧,我带你去看看我另一幅作品,我觉得你可能会喜欢。”苏雨沫的声音不自觉地带上了一丝轻快,她主动引着林凡走向展厅另一侧。
那是一幅尺寸不小的油画,画的是雨后的老街,青石板路湿漉漉地反射着天光,两旁的旧式窗棂和晾晒的衣物充满了生活气息,远处有一抹淡淡的彩虹。
“这幅叫《霁》。”苏雨沫介绍道。 “霁?”林凡对这个字有些陌生。 “就是雨雪停止,天放晴的意思。”她解释道。 林凡看着画中那清新、宁静又充满希望的景象,若有所思:“经历过风雨,然后迎来晴朗……这个名字很好,画面也很舒服,让人觉得……一切都还有希望。”
“你能感觉到‘希望’,真好。”苏雨沫看着他专注的侧脸,心中微微一动。她发现,和林凡交流艺术,不需要过多的专业术语,他总能抓住作品中最核心的情感脉搏,这种直达内心的理解,弥足珍贵。
两人又在展厅里边走边聊了一会儿,林凡也坦诚地表示对一些过于抽象的作品“看不太懂”,苏雨沫便耐心地给他讲一些创作的背景和自己的想法,气氛融洽而自然。
画展临近尾声,参观者逐渐散去。苏雨沫被策展人叫去进行简短的闭幕致辞。林凡站在人群后方,看着台上从容大方、言语清晰的她,欣赏之余,也不禁想起她深夜作画时的执着、在菜市场不会挑虾的窘迫,以及此刻在眼前闪耀的光芒。一个立体的、生动的苏雨沫,在他心中的形象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吸引人。
活动正式结束,苏雨沫快步走向林凡,脸颊因忙碌和兴奋而泛着红晕:“他们都去旁边的‘转角咖啡馆’小聚,我们……一起过去?”
她的眼神中带着清晰的期待,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林凡看着她,心中那份朦胧的好感在此刻变得明确而坚定。他没有任何犹豫,点了点头,语气温和而肯定:
“好,一起。”
这两个字,不仅仅是对一次小聚的应答,更像是对一段即将开启的新关系的确认。
在咖啡馆温馨的氛围里,他不再是格格不入的旁观者,能自然地倾听,偶尔也能基于自己最近的“学习”和思考,插上几句话,气氛融洽。
夜色渐深,林凡回到自己那间安静的出租屋。关上门,世界的喧嚣被隔绝在外。他走到窗边,望着楼下依旧川流不息的车灯,心中感慨万千。
回望从意外获得能力至今的这段日子,他仿佛坐上了一辆失控的过山车。从最初的狂喜和茫然,到急于求成险些翻车,再到遭遇反噬后的警醒与沉淀。
他像一个小学生,跌跌撞撞地摸索着“梦境成真”这柄双刃剑的用法,付出了代价,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
他不再是那个在失业打击下惶惶不可终日的年轻人了。他制定了属于自己的“安全准则”,初步解决了生存危机,甚至有能力在关键时刻保护家人,帮助邻居。更重要的是,他的内心在一次次的考验中变得愈发坚韧和清醒。
能力的出现,是命运的巨变,但他逐渐明白,最终决定能走多远的,不是能力本身,而是他——林凡,这个使用者的心性、智慧和选择。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4003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