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765134" ["articleid"]=> string(7) "6143107"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3章" ["content"]=> string(2546) "无征兆地,猛地闪烁了几下。

一股远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清晰、都要冰冷的寒意,如同潮水般,瞬间从店铺的各个角落涌出,将他紧紧包裹。

一个极其微弱、带着哽咽的女子声音,仿佛直接在他耳边响起,清晰得令人汗毛倒竖:“阿……妈……我好挂住你……好挂住……你做的……叉烧……”那声直接在耳畔响起的哀切呼唤,如同冰锥刺入骨髓,让阿炳瞬间僵在原地。

灯光停止了闪烁,但那股浸透灵魂的寒意却久久不散。

“阿……妈……我好挂住你……好挂住……你做的……叉烧……”这充满无尽思念与遗憾的低语,终于让阿炳彻底明白了阿盈执念的核心。

她徘徊不去,并非怨怒,而是源于一种极致的、跨越了生死的思念。

她思念母亲,思念那份独属于母亲的、承载着爱与回忆的叉烧味道。

她一次次来买他的叉烧,是在绝望地寻找一个替代品,一个能暂时慰藉那份巨大空洞的赝品。

而他的叉烧,终究不是“妈妈的味道”。

阿炳看着柜台上并排的两张照片——长洲海边笑容灿烂的少女,与维多利亚公园里被母亲紧紧拥抱的幼童——一个大胆而清晰的念头在他心中成型。

他要去找到那个味道,或者说,尽他所能,去“复刻”那个味道。

他要做一份,尽可能接近阿盈母亲手艺的叉烧,送给阿盈。

这不仅是为了超度亡魂,也是为了完成一个孤独灵魂最后的、也是最卑微的愿望。

第二天,阿炳再次去了石硖尾邨的美荷楼。

这一次,他没有去709室,而是在楼下,趁着老人们下楼活动、闲聊的时机,凑了过去。

他拿出那张母女合照,询问那些看着在此居住多年的老街坊,是否记得陈婆,是否知道她以前做的叉烧有什么特别的之处。

起初,老人们都很警惕。

但阿炳眼神里的诚恳和他提到的“阿盈”这个名字,最终打动了一位与陈婆相熟多年的梁婆婆。

梁婆婆看着照片,眼眶湿润了:“是陈妹和盈女啊……唉,陈妹以前在街市帮过工,她做的叉烧,远近闻名的!

不像外面卖的那么甜腻,她有自己的秘方……”在梁婆婆断断续续、夹杂着感慨的回忆中,阿炳拼凑出了一些关键信息:陈婆的叉烧,用的香"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3846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