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762569"
["articleid"]=>
string(7) "6142780"
["chaptername"]=>
string(7) "第6章"
["content"]=>
string(2544) "笃定,仿佛苏晴的世界里只有他。
那自己呢?
自己是第几个?
一个更疯狂、更屈辱的念头不受控制地冒了出来。
他需要知道,在苏晴的通讯录里,他林默,究竟被冠以什么样的名字?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再也无法遏制。
他猛地坐直身体,眼神里只剩下一种近乎偏执的冷静。
他打开一个更复杂的编程界面,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
他要编写一个更精密、更具针对性的程序,不是为了窃取隐私,而是为了——定位所有“演员”,揭开这场荒诞剧的全貌。
代码一行行流淌,如同他心中冰冷的复仇之河。
他要找出所有的“兄弟”,他要看看,苏晴这场盛大的演出,究竟邀请了哪些观众。
程序运行的进度条在缓慢推进,林默的目光落在屏幕上,如同猎人布下了天罗地网。
第三章:九人名单与“小四”的诞生电脑屏幕上,数据流如同暗夜的星河,冰冷而迅疾地流淌。
林默编写的程序,像一个忠诚且不知疲倦的猎犬,正依据他设定的关键词(特定餐厅、酒店、礼物品牌昵称)以及苏晴与不同ID的互动模型,在庞大的社交网络中进行着交叉比对与深度挖掘。
天光微亮时,程序运行完毕,弹出了一个简洁却令人触目惊心的结果窗口。
界面上,并列着八个清晰的男性头像和ID(不包括已知的周辰和他自己)。
每个头像旁边,都罗列着与苏晴互动的频率、可疑的时间节点、共同出现的定位签到,甚至程序智能分析出的“亲密关系概率”,无一低于85%。
九个人。
连同他自己,整整九个。
这个数字像一把生锈的刀,在他心口反复剐蹭。
他以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当冰冷的数据将如此庞大的背叛具象化地摆在面前时,那种窒息感依旧排山倒海般袭来。
他强迫自己冷静,开始像分析bug一样审视这份“名单”。
除了周辰(一号),程序还标记了:“摇滚哲”(三号):乐队主唱,活跃于夜晚,互动多集中在音乐节和Livehouse。
一个疑似健身教练(四号),账号里满是肌肉照片和苏晴点赞的痕迹。
一个看起来青涩的大学生(八号),苏晴在他的动态下留言充满了“学姐”式"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375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