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757640" ["articleid"]=> string(7) "6142030"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1章" ["content"]=> string(2632) "在林晓面前。

他知道,她需要空间和时间沈聿修深知,直接求得林晓原谅难于登天。

但孩子沈念安,是他破局的唯一“战略点”。

他不是一个只会讨孩子欢心的父亲,他是一个精于计算的猎手。

沈念安,这个名字是林晓留下的唯一软肋,也是沈聿修眼中唯一的生机。

他开始小心翼翼地靠近。

起初,只是在林晓的允许下,进行短暂的视频通话。

屏幕那头,沈聿修收敛了所有商场的杀伐果断,努力学着做一个笨拙的父亲,给孩子念幼稚的绘本,尽管他的语气听起来更像在做并购报告。

但血缘是神奇的。

小念安对这个“屏幕里的叔叔”充满了好奇。

一次,沈聿修带来一个穿着迷你太极服、会打拳的智能娃娃,并现场打了一套简单的拳法,成功逗笑了孩子。

他看着孩子酷似林晓的眼睛笑成月牙,心脏像被狠狠撞了一下。

他鼓起勇气,对一旁沉默的林晓轻声说:“他好像……有点喜欢我。”

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乞求。

林晓看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她恨沈玉修,却无法剥夺孩子享受父爱的权利。

这种理智与情感的撕裂,让她无比痛苦。

她只能板着脸,冷冷道:“沈玉修,别利用孩子。”

这句话像一盆冰水,浇得沈聿修透心凉。

他明白,这条路,他必须走得如履薄冰,任何一丝“利用”的嫌疑,都会让他万劫不复。

他不再送华而不实的玩具,而是深入研究幼儿心理。

小念安怕黑,他就找来非遗工匠,定制了一盏能投射出缓慢旋转的太极鱼光影的夜灯,并温柔地告诉她:“看,这两个小鱼会一直转,保护安安睡觉。”

当林晓发现这盏灯真的治好了孩子怕黑的毛病时,她无法否认沈聿修的“用处”。

小念安在国际幼儿园遭遇文化认同困惑,沈聿修便每周飞来,用中英法三语给孩子讲中国神话,教孩子写毛笔字。

他让念安在同学面前因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自信满满。

林晓可以提供优渥的生活,却无法替代这种来自父系血脉的文化传承。

她眼睁睁看着女儿对父亲由陌生变为崇拜,这种被“攻城掠地”的感觉让她心惊。

在幼儿园的亲子运动会。

有个父子协作项目,小念安看着别人,眼神黯淡。

此时,风"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3584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