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756481" ["articleid"]=> string(7) "6141880"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6章" ["content"]=> string(2604) "。

魏东风,你以为你请回来的是一个修理工。

你很快就会知道,你打开的,是一个潘多拉魔盒。

10我没有打草惊蛇。

表面上,我依然每天专注于系统修复和技术文档的梳理工作,甚至主动配合董事会,提交了几份关于“系统去个人化”的方案报告。

这让魏东风和董事会的那些老狐狸们,都松了一口气。

他们以为,我这个搞技术的老实人,终究还是不懂权谋,被他们几句话就稳住了。

他们开始在暗中联系律师团队,为下一步的“夺权”行动,做着法律上的准备。

而我,则在他们看不见的角落,启动了我的致命底牌。

在“天擎”系统的最深处,有一个我从未对任何人提起过的隐藏功能。

——历史数据完整性审计。

这个功能,是我在系统创建之初,出于一个技术人员对数据真实性的洁癖,而埋下的一个“后门”。

它可以绕过所有的前端操作记录,直接追溯到最原始、最底层的数据库变动日志。

这些日志,被一种特殊的加密算法锁定,并且被打上了时间戳,理论上,连我都无法篡改,只能读取。

它就像一部绝对忠诚的史书,记录了风远科技三十年来的每一笔,哪怕是最细微的资金流转。

我花了一个通宵,在我的私人电脑上,运行了这个审计程序。

当最终的报告生成时,我看着屏幕上的那些数据,连我自己,都感到了一阵心惊。

报告显示,在风远科技发展的三十年间,尤其是最近十年,有数笔巨额资金,通过极其复杂和隐蔽的路径,从公司的账面上流出,最终汇入了一些海外的、无法追踪的私人账户。

而这些操作,都巧妙地利用了“天擎”系统在不同发展阶段留下的,只有少数几个人知道的“灰色地带”。

这些“灰色地带”,大部分都是魏东风当年为了做账方便,亲自授意我留下的。

他以为,这些秘密,会随着我的离职而被永远埋葬。

他不知道,“天擎”记得这一切。

而我,是唯一能让“天擎”开口说话的人。

报告的最后,附上了一份核心账户的变动记录汇总。

所有资金的最终流向,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魏氏家族的几个核心成员。

这是一本铁证如山的,风远科技的“黑金账本”。

我将报告"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3540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