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756390"
["articleid"]=>
string(7) "6141871"
["chaptername"]=>
string(7) "第8章"
["content"]=>
string(2636) "在府城,救不了他们的近火。
眼下,他们只能指望我。”
“那……我们接下来该如何?”
“绩效考评照旧,不过尺度可以稍微放松点,让他们喘口气,尝点甜头。”
柳怀转身,目光落在书案上那份堆肥法章程上,“但要让他们明白,他们的把柄,如今在我手里。
想要安稳,就得拿出实实在在的投名状。”
他走到书案前,手指点了点那份章程:“眼下最要紧的,是让这清河县的百姓,日子稍微好过一点。
民安,则政通。
赵德明熟悉钱粮,让他去督办这堆肥法的试行。
孙竹笔头厉害,让他写几篇通俗易懂的告示,宣讲此法好处。
至于钱贵……”柳怀沉吟片刻:“此人看似粗豪,实则油滑,首鼠两端。
先晾着他,三班衙役的绩效,让赵德明兼管起来。
等他坐不住了,自然会找上门来。”
“老爷英明。”
柳安由衷道。
他感觉自家老爷自打病了这一场后,像是换了个人,手段圆滑老辣了无数倍,哪还有半点当初在钱塘时的书生意气。
柳怀笑了笑,没说话。
前世在基层,见惯了形形色色的人,学不会这些,早就被啃得骨头都不剩了。
如今不过是换个舞台,重操旧业罢了。
6 风波又起理顺了县衙内部,柳怀开始推行他的“新政”。
除了推广堆肥法,他还清理了一批明显不合理的杂税,整顿了市集秩序,又利用赵德明、孙竹等人“戴罪立功”提供的线索,敲打了几家欺行霸市、与衙役胥吏勾结的本地豪强,将一部分被侵占的公共资源收了回来。
这些举措规模不大,却实实在在让一部分底层百姓得了好处,街面上关于新县令的风评渐渐好转。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日,柳怀正在查看堆肥法试点的田亩长势,柳安急匆匆赶来,低声道:“老爷,府城来人了!
是周知府身边的钱师爷,带着几个随从,已经到了县衙!”
柳怀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神色不变:“哦?
来得倒快。
走,回去会会这位钱师爷。”
回到县衙二堂,只见一名穿着绸衫、留着两撇鼠须的中年文士大剌剌地坐在客位,赵德明、孙竹等人陪在下首,神色惴惴。
典史钱贵站在一旁,眼神闪烁。
见柳怀进来,那钱师爷也只是微微欠身,皮"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3537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