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739251" ["articleid"]=> string(7) "6138692"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1章" ["content"]=> string(3755) "
“递我绝缘胶带和小扳手。”
他一只手稳住身体(微重力下需格外小心),另一只手接过工具,先将接头重新插紧,再用胶带固定住线束,最后用扳手轻轻拧紧固定螺丝。
整个过程不到 3 分钟,当他爬回控制台前时,屏幕上的压力曲线已恢复平稳,波动幅度控制在 0.008MPa 以内。
“搞定了?”
张磊凑过来问。
李明抹了把额头的汗,端起桌上的水喝了一口:
“差一点就麻烦了,推进器压力不稳定,会导致航向偏移,到时候修正起来更费燃料。”
他抬头看向动力舱的全息屏,上面显示全船 12 套推进器的实时状态:11 套完全稳定,仅剩 8 号推进器的推力比预设值低 0.5%。
“去看看 8 号的节流阀,可能是启动时的积碳卡住了。”
李明拿起手电筒,朝着另一台推进器走去。
动力组的职责,就是在引擎轰鸣中守住 “毫厘之间” 的精度,这是飞船能否顺利抵达比邻星的第一道防线。
与其他组的 “静态排查” 不同,战斗组的 30 名成员正以 “动态巡逻 + 系统测试” 的方式,构筑全船的安全防线。
作为飞船唯一的军事战斗力量,他们的核心任务是维护治安、防御外部威胁、准备未来登陆作战,而非参与物资巡查。
组长袁军将 30 人分为 3 个小队:10 人治安小队负责居住舱、公共活动区的秩序维护;
10 人防御小队负责飞船外部防御系统测试、碎片撞击预警;10 人登陆预备小队负责登陆舱装备的维护与调试。
“治安小队注意,现在是启航后首次用餐高峰,各层居住舱入口安排 2 人值守,重点关注老人、儿童的通行安全,避免微重力下发生拥挤碰撞。”
袁军的指令透过加密频道传到各小队,他自己则带着 2 名治安队员,在 3 号居住舱的公共通道巡逻。
这里是船员最集中的区域,启航后首次用餐的船员正陆续走向餐厅,微重力环境下,有人因不适应而步态不稳,治安队员立即上前搀扶。
“请大家放慢脚步,扶好两侧扶手,不要奔跑!”
治安队员林浩手持 “微重力辅助器”,随时准备帮助失衡的船员。突然,前方传来一阵争执声,两名年轻船员因排队顺序发生口角,情绪激动下竟伸手推搡对方。
“住手!”
袁军快步上前,一把将两人隔开,“启航初期大家都有压力,但冲突解决不了问题,有话好好说!”
他耐心倾听两人的诉求:原来两人都想优先用餐,以便尽早返回岗位调试设备。
袁军随即与餐厅负责人沟通,为值班船员开通 “优先通道”,既解决了矛盾,又保障了工作进度。
与此同时,防御小队的 10 名成员正集中在武器控制舱,进行启航后的首次 “防御系统全功能测试”。
队员赵娜操作控制台,调出飞船外部的 12 门 “碎片拦截炮”,依次测试瞄准精度、发射速度、弹药储备:“1 号炮瞄准正常,2 号炮发射延迟 0.2 秒,已校准……12 号炮弹药储备充足,所有参数达标!”
另一名队员则负责测试 “辐射屏蔽盾”,模拟遭遇太阳辐射暴时的启动速度。
从指令下达至屏蔽盾完全展开,仅用 3.5 秒,远低于 5 秒的安全阈值。
“防御小队汇报:碎片拦截系统、辐射屏蔽盾、近防炮系统测试完成,全部达标;外部雷达已锁定木星方向,可实时监测碎片动态,请求下一步指令。”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3155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