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700624" ["articleid"]=> string(7) "6130755"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3章" ["content"]=> string(3560) "
“团队内部沟通模式:主要依赖高声呼喊、肢体语言(含橡胶肢体延展)及特定代号(如‘绿藻头’、‘白痴卷眉’)。沟通效率表面低下,信息损耗率高,但在应对突发危机时,却能达成令人惊讶的快速共识与协同行动,此矛盾现象值得深入探究。”
“其船医(托尼托尼·乔巴)对观察者(即本人)存在持续性的、明显的恐惧回避反应。表现为当观察视线投向该个体时,其会迅速寻找掩体、降低身体重心、或躲藏于其他团队成员身后。原因初步推测:可能与其‘非人类’身份及对‘研究者’的刻板印象有关,需寻找机会进行友善接触,以消除误解,便于后续可能的生理构造访谈。”
“观察日誌,新世界航段,第三天。”
“遭遇突发性风暴,气象模式复杂,夹杂冰雹与异常放电现象。”
“‘求知者号’船体出现剧烈颠簸,部分甲板设施固定松动。为保障基本研究平台(船只)安全,不得已临时调整航向,略微靠近目标船只,借助其较大体积产生的风影效应减弱风浪直接冲击。此行为可能引起目标团队注意,属于不得已而为之的变量干扰。”
“目标团队在风暴中的表现:航海士(娜美)指挥若定,展现出极高专业素养;船长(路飞)表现出兴奋情绪,试图利用橡胶特性进行‘冲浪’(被阻止);剑士(索隆)于颠簸中保持睡眠(疑似);狙击手(乌索普)与船医(乔巴)表现出高度紧张,相互拥抱固定;考古学家(罗宾)保持阅读姿态(书籍内容未知);厨师(山治)优先确保厨房设施及女士安全;船匠(弗兰奇)兴奋地测试船只抗浪性;音乐家(布鲁克)试图演奏与风暴抗衡的乐章(效果不佳)。”
“观察者自身在风暴中需同时进行船只操控、数据记录(风暴结构、海浪频谱)及规避飞行杂物(冰雹、碎木),multitasking(多任务处理)能力得到锻炼。记录:徒手接住直径约15厘米冰雹一颗,手感坚硬,内部结构待分析。”
风暴过后,海面暂时恢复了平静,但两艘船的距离因之前的避险操作,无意间被拉近到了可以勉强喊话的程度。林奇看着千阳号甲板上正在拧干衣服、整理仪容(主要是山治在帮女士们)的草帽众人,觉得这是一个进行“非接触式访谈”的好机会。他拿出了那个在鱼人岛获得的、造型古朴的扩音贝,调整了一下音量,用他那平稳而清晰的学者腔调,朝着千阳号方向礼貌地喊道:
“打扰了,草帽团的各位。刚才那场混合性风暴的气象数据非常具有研究价值,感谢贵方船只无意中提供的体积参照与风浪扰动样本,这对完善我的《新世界异常气候模型》很有帮助。”他先表达了学术上的感谢,然后切入正题,“另外,我想借此机会进行一个简短的生态学问卷调查:在刚才的航行中,各位是否有观察到附近海域出现一种较为罕见的、拥有两个头颅、羽翼呈渐变蓝色的海鸥?根据一些零散的航海日志记载,这种双头海鸥的异常迁徙路线,可能与庞克哈萨德区域的长期气候异常存在某种未被证实的相关性。任何目击信息都将对我的研究至关重要。”
扩音贝将他的声音清晰地传到了千阳号上。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1435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