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97395" ["articleid"]=> string(7) "6130463"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6章" ["content"]=> string(3815) "

孩子们洗好手围坐在石桌旁,眼睛亮晶晶地盯着陆星沉手里的竹条。陆星沉拿起四根等长的竹条,交叉摆成工整的“十字”:“编竹筐得先打底,底稳了,筐子才不会歪。大家看好,这根压在上面,那根绕到下面,就像搭积木一样。”

他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竹条间,“吱呀”的轻响里,一个方正的筐底很快成型。孩子们看得入了神,小宇忍不住伸手戳了戳竹条:“陆老师,它们怎么这么听话呀?”

“因为要顺着竹条的纹路来。”陆星沉把竹条分给孩子们,“慢慢来,别急,老师和苏老师陪着你们。”

苏晓棠坐在小文身边,帮她扶着不听话的竹条:“小文手巧,轻轻把这根竹条压下去,对,就是这样。”小文点点头,鼻尖沁出细汗,眼神却格外专注。

小宇性子急,刚编了两圈就把竹条弄乱了,懊恼地把竹条往桌上一放:“怎么这么难啊!”

陆星沉走过去,重新帮他摆好竹条,握着他的手慢慢编了起来:“你看,就像你画画时要顺着线条画,编竹筐也要跟着纹路走,心要静下来。”

阳光慢慢爬高,把孩子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竹条碰撞的轻响、孩子们的小声提问、苏晓棠温软的鼓励,混着灶上橘茶的香气,在小院里织成了一张暖融融的网。

小雅学得最快,第一个编好了筐底,举起来给苏晓棠看:“苏老师!你看我的筐底!是不是能装下你的橘子糖了?”

“当然能。”苏晓棠笑着帮她把竹条立起来,“接下来编筐身,我们可以编出橘瓣的纹路,好不好?”

小雅眼睛一亮,立刻跟着学起来。陆星沉在她的竹条上做了个小记号:“从这里开始绕,每三根竹条一组,就能编出像橘子瓣一样的花纹。”

小宇的筐身编得歪歪扭扭,却不肯放弃,咬着牙一点点调整:“我要编个最大的筐,装我捡的鹅卵石!”

小文的筐身编得慢,却每一圈都扎实,陆星沉路过时忍不住夸:“小文的筐子最结实,以后能装很多画纸。”

苏晓棠煮好橘茶,给每个孩子倒了一杯:“歇会儿再编,喝点茶润润嗓子。”她拿起一块南瓜糕递给小宇,“吃点糕,补充力气。”

孩子们捧着茶杯,小口喝着橘茶,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意。小宇喝了两口,突然指着院角喊:“苏老师!梅花开了!”

大家齐刷刷地看过去,只见院角的朱砂梅枝上,一朵花苞已经绽开了半朵,艳红的花瓣像染了胭脂,嫩黄的花蕊在阳光下格外亮眼。素心梅的花苞也松动了些,透出里面的乳白,像裹了层薄雪。

“真的开了!”小雅放下茶杯跑过去,小心翼翼地碰了碰花瓣,“好香啊,比豆沙包还香。”

陆星沉拿起速写本,坐在石凳上快速勾勒起来。炭笔划过纸张,把半开的腊梅、围着梅花的小雅、石桌旁的小文和小宇,还有窗边煮茶的苏晓棠,都画得生动传神。

“陆老师,你画我们了吗?”小宇凑过去看,指着画纸上的自己,“我编竹筐的样子好认真呀!”

“当然认真。”陆星沉笑着把速写本递给孩子们看,“等画干了,我们把它贴在画室墙上,当作今天的‘竹编课堂纪念画’。”

中午时分,孩子们终于都编好了自己的竹筐。小雅的筐子最精致,筐身上编着橘瓣纹,还系了根红绳;小宇的筐子歪歪扭扭,却在筐沿刻了个歪歪扭扭的橘子;小文的筐子方正扎实,筐底绣了朵小小的梅花——是苏晓棠帮她缝上去的。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1413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