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97375" ["articleid"]=> string(7) "6130463"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2章" ["content"]=> string(3671) "

到了张奶奶家,老人正坐在窗边绣荷包,见他们来,忙放下针线迎上来。当看到竹篮里的腊梅枝时,张奶奶的眼睛笑成了月牙:“我正念叨着缺束腊梅呢,你们就送来了,真是贴心。”她接过梅枝,插进窗台上的瓷瓶里,“这花摆在屋里,连空气都香了。”苏晓棠把橘子糖放在桌上:“刚熬的,加了桂花,您含在嘴里暖身子。”张奶奶剥了块糖放进嘴里,甜意漫到眼底:“你们这日子过得,比橘子糖还甜。”

从张奶奶家出来,阳光已经爬得很高,雪水顺着屋檐往下滴,“嗒嗒”的声音像在奏乐。陆星沉忽然拉着苏晓棠往河边走:“昨天挖姜时看见河边有块好看的鹅卵石,上面的纹路像梅枝,正好捡回来摆在画室窗台。”河边的冰层已经融化,露出光滑的鹅卵石滩,苏晓棠蹲在滩上,指尖划过冰凉的石头:“这个像橘子,这个像星星,还有这个——”她举起一块带褐色纹路的石头,“像不像你画里的竹节?”

陆星沉接过石头,翻来覆去看了看:“确实像,回去洗干净,和之前捡的摆在一起,画室窗台就能成个‘小景致’了。”两人捡了满满一竹篮鹅卵石,回去时,夕阳已经斜斜挂在山边,把天空染成了暖橘色。苏晓棠把石头倒进盆里,用清水冲洗,陆星沉则搬来木凳坐在院角,开始编新的竹篮——这是答应给小雅的,要编个带梅花纹的小竹篮,让她装彩铅。

竹条在他掌心灵活穿梭,“吱呀”的摩擦声混着橘茶的香气,漫过整个小院。苏晓棠洗完石头,搬了个小凳子坐在他身边,帮他整理竹条:“上次给我的竹篮,我用来装晒干的桂花,每次打开都能闻到竹香和桂香混在一起。”陆星沉抬头看她,指尖勾了勾她的掌心:“等开春橘花开了,再给你编个大竹篮,用来装摘下来的橘花,晒干了泡茶。”

晚饭是简单的青菜豆腐汤配枣糕,石桌上还摆着张奶奶送的腊梅枝,香气幽幽。苏晓棠咬了口枣糕,甜糯的口感里带着枣香:“明天要不要教孩子们编小竹筐?他们上次看见你编竹篮,眼睛都看直了。”陆星沉点头,夹了块豆腐放进她碗里:“正好把剩下的细竹条剪短,教他们编最简单的方形筐,用来装小石子玩。”

入夜后,炭炉里的火苗跳动着,把堂屋烘得暖融融的。陆星沉把捡来的鹅卵石摆在窗台上,借着灯光看纹路:“这个像梅枝的,明天画进速写本里,旁边再添朵小梅花。”苏晓棠靠在他肩上,翻着新的速写本,第一页是栽腊梅的场景,第二页是小雅画画的模样,第三页是空的,留着等明天画孩子们编竹筐。

“你说,等腊梅开花了,我们要不要办个小小的赏花会?”苏晓棠忽然开口,指尖划过纸上的梅枝,“请张奶奶、李叔他们来院里坐,喝橘茶,吃橘子糖,看看画。”陆星沉握住她的手,往怀里带了带:“好啊,再让孩子们表演个小节目,比如唱首《橘色黄昏》,就像当年我们在文艺汇演那样。”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棂,落在窗台上的鹅卵石上,映出淡淡的纹路。橘树上的灯笼还亮着,暖黄的光透过半融的雪,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苏晓棠把脸埋在他怀里,听着他沉稳的心跳,鼻尖萦绕着竹香、橘香和淡淡的梅香——这是新岁的味道,是小院的味道,也是和他在一起的,最安稳的味道。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1413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