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97370" ["articleid"]=> string(7) "6130463" ["chaptername"]=> string(8) "第41章" ["content"]=> string(4085) "
“星沉,晓棠!”李叔挥着手里的锅铲喊,“来吃根热油条,刚出锅的!”
苏晓棠接过油条,咬了一口,外酥里嫩。李婶从屋里出来,塞给她一袋炸丸子:“这是糯米做的,甜口的,你们带回去当零食。”
回到小院时,阳光已经透过云层,洒在雪地上,反射出细碎的光。
陆星沉把速写本放在石桌上,开始收拾竹篮里的东西。苏晓棠则搬了把竹椅坐在橘树下,剥着橘子,看着雪慢慢融化。
“明年我们在院里种几株腊梅吧?”她忽然开口,“冬天开花,和橘树配在一起,又香又好看。”
陆星沉走过来,坐在她身边,接过她递来的橘瓣:“好啊,等开春就去镇上买树苗。”他顿了顿,握住她的手,“再在腊梅树下摆张石桌,夏天乘凉,冬天赏雪,多好。”
苏晓棠靠在他肩上,看着橘树上的灯笼。雪水顺着灯笼穗子滴落,在地上积了个小水洼,映着灯笼的影子,像个小小的橘色月亮。
“今年的新年,比我想象中还要好。”她轻声说,指尖划过他掌心的纹路。
陆星沉低头,在她发顶印下一个吻:“以后的每一个新年,都会更好。”
远处传来村民的谈笑声,混着偶尔响起的鞭炮声。
橘树的灯笼在阳光下微微晃动,雪慢慢融化,露出下面青褐色的枝桠,仿佛在孕育着新的生机。新岁的第一天,就在这暖融融的橘香里,慢慢铺展开。
大年初二的晨雾带着几分湿暖,橘树上的残雪正顺着灯笼穗子往下淌,在青石板上积成小小的水洼。苏晓棠刚把李婶送的炸丸子装进瓷罐,就见陆星沉背着竹篓从院外回来,裤脚沾着泥点,竹篓里躺着两株裹着草绳的腊梅苗,枝桠上还缀着未谢的花苞。
“这么早去镇上了?”她迎上去,指尖碰了碰梅枝上的花苞,冰凉的花瓣带着点清甜的香。陆星沉擦了擦额角的薄汗,把竹篓放在石桌上:“赶在花农收摊前到的,挑了两株最壮的,一棵朱砂梅,一棵素心梅,开春就能开花。”他蹲下身,从竹篓里翻出个小布包,“还买了包骨粉,埋在土里能让梅根长得稳。”
苏晓棠眼睛亮起来,拉着他往院角走——那里早留出了两块空地,原本是打算种些青菜的,现在用来栽腊梅正好。陆星沉拿起小锄头,轻轻刨开湿润的泥土,动作放缓了许多:“梅根嫩,得小心些,别碰伤了须根。”苏晓棠蹲在旁边,把骨粉均匀撒在土坑里,又从井里打了桶温水:“张奶奶说栽花要用温水浇根,不容易受冻。”
两人配合着栽好腊梅,陆星沉找来两根细竹竿,轻轻靠在梅枝旁:“等雪彻底化了,再给它们绑上护架,免得被春风吹歪。”苏晓棠摸着梅枝上的花苞,忽然想起什么,跑回屋里拎出竹篮:“昨天做的橘子糖还剩些,我们去给张奶奶送梅枝吧?她总说想在窗台摆束腊梅。”
竹篮里的橘子糖裹着透明的糖纸,阳光照在上面,像撒了层碎钻。两人踏着半融的雪往张奶奶家走,村道上的雪水汇成细流,顺着石板缝往下淌。路过小雅家时,院门虚掩着,里面传来彩铅划过纸张的声音。苏晓棠轻轻推开门,见小雅正趴在石桌上画画,纸上是两株开得正艳的腊梅,旁边还画着挂灯笼的橘树。
“小雅画得真好看!”苏晓棠笑着走过去,把一块橘子糖放在她手边。小雅抬头看见他们,眼睛瞬间亮了:“苏老师,陆老师,你们栽腊梅了吗?我想明天去看!”陆星沉蹲下来,指着画纸上的梅枝:“画得很像,就是花瓣可以再圆一点,像小橘子瓣那样,会更可爱。”小雅连忙点头,抓起彩铅就要改,妈妈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个布包:“这是刚蒸的枣糕,你们带回去,配橘茶吃正好。”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1413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