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97361" ["articleid"]=> string(7) "6130463" ["chaptername"]=> string(8) "第39章" ["content"]=> string(3707) "

苏晓棠笑着点头,拿起刀开始剁豆腐。“咚咚”的刀声里,陆星沉也挽起袖子剁肉馅,两人的动作节奏一致,像在合奏一首轻快的曲子。

“还记得第一次包饺子吗?”苏晓棠忽然开口,“高三那年冬至,我们在教室煮速冻饺子,你把醋倒多了,酸得我直皱眉。”

陆星沉手上的动作顿了顿,眼底漾起笑意:“后来你就总说,以后包饺子要让你调蘸料,保证酸甜刚好。”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敲门声。

是小雅和小宇,手里各拎着个布包,里面装着妈妈们做的年馍——有小鱼形状的,有元宝形状的,最特别的是个橘树模样的,馒头上还点着红点当橘子。

“苏老师,我们来帮忙包饺子!”小雅爬上木凳,伸手就要抓面团。

“先洗手!”苏晓棠笑着把她拉到水盆边,“洗干净手,教你们包带橘瓣纹的饺子。”

四个身影围在石桌旁,面团在掌心滚成圆球,按扁,擀成圆皮。苏晓棠把肉馅放在皮中间,双手一捏,边缘就出现了像橘瓣一样的褶皱。

“我会了!”小宇学着她的样子捏褶,却把馅挤了出来,弄得满手都是。

陆星沉笑着帮他擦手,重新拿了张面皮:“慢慢来,就像编竹篮那样,要顺着纹路走。”

饺子包了满满两大盘,有圆鼓鼓的元宝形,有带褶皱的橘瓣形,还有几个被孩子们捏成了小太阳的模样。

正午时分,锅里的水“咕嘟”冒泡。陆星沉把饺子下进去,白色的饺子浮在水面,像一群小肥鱼。

“加点橘子皮水!”苏晓棠端来碗煮过的橘皮水,倒进锅里,“张奶奶说,年三十煮饺子加这个,一年都顺顺当当。”

饺子出锅时,满屋都是香气。孩子们捧着小碗,蘸着苏晓棠调的醋汁,吃得腮帮子鼓鼓的。

饭后,陆星沉把晾干的橘子糖装进竹篮,带着苏晓棠去给村里的老人送年礼。

雪后的村道铺着层薄雪,踩上去“咯吱”响。路过李叔家时,院子里正挂红灯笼,李婶见他们来,塞了袋炒瓜子:“晚上守岁时吃,越吃越有精神。”

送完礼回到小院,天已经擦黑。

陆星沉把孩子们送的年馍摆在供桌上,苏晓棠则点亮了橘树上的灯笼。暖黄的光透过橘红色的灯纸,映得雪地上一片橘红,像落了满地的橘子瓣。

“该贴福字了。”陆星沉从竹篮里拿出张烫金福字,是苏晓棠写的,笔锋圆润。

两人站在门口,他举着福字,她指挥方向,贴好后退后几步一看,歪了点,又笑着重新调整。

夜幕完全落下时,炭炉被挪到堂屋中央。

苏晓棠泡了壶浓茶,陆星沉摆上瓜子、橘子糖和年馍,两人坐在竹椅上,听着远处传来的零星鞭炮声。

“还记得去年此时,我在巴黎的画室里,正画那棵高中的橘树,”陆星沉握住她的手,指尖摩挲着她无名指上的橘子戒指,“当时就想,什么时候能和你一起在小院里守岁。”

苏晓棠靠在他肩上,看着炭炉里跳动的火苗:“现在不是实现了吗?还有满树的灯笼,满院的橘香。”

窗外的雪又开始下了,细细的雪粒落在灯笼上,很快积了层薄白。

橘树的枝桠晃了晃,灯笼的影子在墙上轻轻摇曳。陆星沉从抽屉里拿出本新的速写本,递给苏晓棠:“明年,我们把小院的四季都画进去,春天的新叶,夏天的橘花,秋天的果实,冬天的雪。”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1413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