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97307" ["articleid"]=> string(7) "6130463"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7章" ["content"]=> string(3672) "

陆星沉和苏晓棠对视一眼,眼底的惊喜像撒了把糖的橘子汁,瞬间漫了出来。

还没等他们开口道谢,李叔又拍了拍陆星沉的肩膀,笑得更爽朗了。

“你们俩可别客气!”

“你教娃们画画,让村里的娃娃们多了个念想;晓棠带着大家做橘子糖,不光甜了嘴,还让咱们村的橘糖出了名。”

“你们帮了村里这么多忙,这婚礼啊,全村人都得帮着办,保准热热闹闹的,让你们记一辈子!”

接下来的日子,小院彻底告别了往日的清静,天天都挤满了来帮忙的村民。

热闹得像提前过了年。

张奶奶带着几个手巧的阿姨,搬了张小木桌坐在院子中央,桌上堆着鲜艳的红布、五彩的丝线和晒干的橘子叶。

她们戴着老花镜,手里的针线飞快地穿梭,红布在指尖翻折,很快就变成了一个个方方正正的喜字。

绣球则是用新鲜的橘子叶和红绸子缠的,叶片的清香混着绸缎的顺滑,挂在篱笆上、屋檐下,风一吹就轻轻晃。

红色的喜字、翠绿的橘叶、鲜艳的绣球,把整个小院都裹进了喜庆的氛围里。

李叔则带着村里的年轻人,天天往晒谷场跑。

他们扛着粗壮的木头,搬着厚重的木板,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从早到晚不停歇。

戏台的架子一天天搭起来,越来越规整。

李叔还特意托人从镇上买了几盆橘树盆栽,摆在戏台的四角,绿油油的叶子衬着红漆的戏台柱子,格外亮眼。

孩子们更是成了最积极的“小联络员”。

每天一早,他们就挎着自己缝的小布包,像群叽叽喳喳的小麻雀,跑遍全村的每一户人家。

“王爷爷,下周六陆老师和苏老师办婚礼,在晒谷场搭戏台,您可一定要来啊!”

“李婶,婚礼那天有橘子糖吃,还有大戏看,记得早点去占个好位置!”

遇到年纪大、耳背的老人,孩子们还会凑到老人耳边,扯着嗓子多叮嘱几遍,生怕对方听不清。

小院里的热闹,也感染了陆星沉。

他终于不再“下笔难”,画册的最后一页渐渐丰满起来。

画里的橘子树下,他穿着笔挺的西装,胸前别着一朵新鲜的橘子花,花瓣上的纹路都画得清清楚楚。

苏晓棠披着用橘色绸缎做的头纱,头纱边缘垂着细碎的珍珠,手里攥着一束橘叶编的绣球,裙摆轻轻拂过青石板路。

孩子们举着橘子花束,站在两人两侧。

小宇踮着脚,手里的花束举得最高;小雅扎着羊角辫,脸上画着淡淡的腮红,像个小福娃。

村民们坐在台下的竹椅上,有的笑着聊天,有的手里摇着蒲扇,张奶奶坐在最前排,手里还拿着块包装精致的橘子糖。

背景里的戏台挂着“橘香婚礼”的红横幅,阳光透过橘子树的枝叶,洒在每个人身上,暖得像裹了层融化的橘子糖。

画的最下方,陆星沉用钢笔认认真真写了一行字:

“我们的婚礼,是整个村子的祝福。”

字迹遒劲有力,却透着藏不住的温柔。

婚礼前一天的傍晚,夕阳把房间染成了暖融融的橘色。

苏晓棠蹲在衣柜前,翻找着明天要穿的衣服。

衣柜最底层,压着一个叠得整整齐齐的布包。

她好奇地把布包拿出来,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件淡橘色的棉布裙。

这是陆星沉刚认识她时,送给她的第一件礼物。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141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