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92013" ["articleid"]=> string(7) "6129031" ["chaptername"]=> string(7) "第7章" ["content"]=> string(2600) "了这种寂静。

它让我能够沉下心来,梳理上一节课的笔记,或者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那种对时间的掌控感,是前所未有的。

我的成绩开始以一种缓慢但坚定的速度回升。

几次月考和周测,我的名字在成绩单上的位置,悄悄地从二十五名左右,攀升到了二十名以内,甚至有一次物理单科考进了班级前十五。

这种进步并不惊人,对于陆景那样的学神来说更是微不足道,但对我而言,却像是黑暗中摸索的人终于看到了一丝微光。

它证明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证明了我的努力并非徒劳。

老师似乎也注意到了我的变化。

有一次化学课提问,破天荒地叫到了我的名字。

我站起来,清晰地回答了问题。

李老师略显惊讶地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很好,周凡同学最近进步很大,继续努力。”

那平淡的鼓励,却让我心里暖了一下。

原来,被看见的感觉,并不总是坏的。

我与前排那个“风暴中心”的距离,也让我获得了某种观察者的视角。

我冷眼看着顾廷烨对苏雪的追求逐渐从传纸条升级到送礼物、约放学,但苏雪似乎始终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既不完全拒绝,也不明确接受。

而陆景和苏雪之间,那种融洽的讲题氛围似乎也蒙上了一层微妙的阴影,据说是因为赵倩的持续骚扰和顾廷烨的介入,让陆景感到困扰,他开始有意识地与苏雪保持距离。

这些纷繁复杂的感情纠葛,像一场在上演的连续剧,而我,已经从被迫的现场观众,变成了一个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关注的远程观众。

大多数时候,我选择关掉“频道”,专注于我的习题册。

我的三五好友,一开始对我“自我流放”到后排的行为表示不解,但看我态度坚决,且状态似乎比以前更稳定,也就慢慢接受了。

课间,他们会跑到后面来找我聊天,分享零食,或者讨论题目。

我们的小圈子,因为我的搬迁,活动范围扩大到了教室的后半区,反而显得更自在了。

有一次,我无意中听到前座两个女生小声议论。

“你看周凡,搬到后面之后,好像变了不少。”

“是啊,感觉没那么……阴郁了?

以前坐前面的时候,总感觉他绷得紧紧的。”

“而且成绩也上来了,果"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1006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