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88382"
["articleid"]=>
string(7) "6128121"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5章"
["content"]=>
string(2223) "一位坚持拍摄濒危手工艺的老匠人、一位用动画科普深奥哲学的UP主、一位默默记录城市变迁的独立音乐人的作品片段。
这些作品,在“罗刹”的体系下,或许永远无法获得爆发式流量,但它们在屏幕上绽放出的独特光芒,那种源于真实热爱和深刻思考的质感,与之前“金刚姐”的荒诞形成了鲜明对比,深深打动了屏幕前的许多人。
直播结束了。
像一场精神上的海啸,席卷了整个网络。
陈致远的“罗刹”帝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舆论冲击和监管关注,虽然凭借深厚根基未能倒下,但已伤及元气。
林真、阿杰和李翠花,则彻底离开了那个光怪陆离的名利场。
“良币工坊”在一片争议和期待中正式上线。
起步维艰,用户量无法与巨头相比,资金也常常捉襟见肘。
但它像一块磁石,吸引着那些不愿随波逐流、坚持创作初心的“良币”们,也聚集了一批渴望看到更多元、更有深度内容的用户。
它很小众,却很坚实。
几个月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林真在“良币工坊”略显简陋的办公室里,审阅着新的创作者入驻申请。
窗外,是这个城市最寻常的街景,车流人流,烟火人间。
李翠花(现在大家都叫她翠花)端着一杯咖啡走进来,放在她桌上,脸上是轻松的笑容:“林导,歇会儿吧。
刚才又有两个挺有意思的纪录片作者想来入驻。”
阿杰则在隔壁的技术间里,优化着平台的推荐算法,目标是让好的内容,能被真正喜欢它的人看见。
林真抬起头,阳光透过窗户,在她脸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她失去了在“罗刹”时拥有的权力和财富,却找到了内心久违的平静与力量。
她不再是被规则驱逐的“良币”,也不再是戴上“审丑”面具的复仇者。
她成为了一个规则的创造者,一个在废墟上,试图播种真实与深度的小小园丁。
前路依然漫长,但方向,已然清晰。
"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0883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