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68953" ["articleid"]=> string(7) "6125828" ["chaptername"]=> string(7) "第2章" ["content"]=> string(2688) "步,却没有回头。

“林述,”他重复了一遍,像是在品味这个名字的滋味,“明天我还能在这里见到你吗?”

我没有回答,径直走回了屋子。

但从那以后,我每天下午都会去老槐树下看书,而他也总会准时出现在栅栏另一边。

这就是我们第一次见面。

随后开始逐渐熟络,他总趴在那个栅栏缝隙和我说话,后来沈唯安告诉我,那天他觉得我是个“怪人”,但因为他家刚搬来,没有别的玩伴,只好将就着跟我玩。

“不是将就。”

很多年后我纠正他,“是你扒着栅栏非要跟我说话的。”

他立刻涨红了脸:“胡说!

我那是——那是考察未来的邻居!”

沈唯安就是这样,明明主动接近别人,却总要摆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样子。

我们的童年就这样纠缠在一起。

他身体不好,大部分时间被困在家里和医院,趴了两年栅栏,我去了他家里和他一起玩耍。

他父母起初有些犹豫,但看到沈唯安和我在一起时难得的笑容,逐渐默许了。

“你为什么不笑?”

有一天他问我。

此时他正躺在床上,手背上插着输液管,透明的液体一滴一滴地流入他的血管。

我翻着手中的书:“没什么值得笑的。”

“笑需要理由吗?”

他歪着头,“你看,就像这样——”他扯开一个夸张的笑容,露出缺了一颗的门牙。

我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勉强扯了扯嘴角。

“算了算了,比哭还难看。”

他摆摆手,然后剧烈地咳嗽起来。

我熟练地从他床头柜上拿起药和水,轻拍他的后背。

他喘过气来,脸上泛着病态的红晕。

“谢谢。”

他小声说,难得的乖巧。

那时沈唯安七岁,我九岁。

沈唯安七岁时,他父母决定再生一个孩子,希望能用新生儿的骨髓救他。

我记得那天他跑到我家,眼睛红肿。

“他们是不是不爱我了?”

他抽噎着问,“想要一个健康的孩子替代我?”

我笨拙地拍拍他的头:“傻瓜,他们是为了救你。”

尽管这其实并没有任何依据,只是大多数人的捕风捉影,沈父沈母还是不肯放弃这个机会。

后来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取名沈念安。

经过各种医学文献,他救不了沈唯安,甚至骨髓都不匹配。

那天我看到沈唯安在病房里哭了整整一夜,不是因"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0446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