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66549"
["articleid"]=>
string(7) "6125200"
["chaptername"]=>
string(7) "第4章"
["content"]=>
string(2678) "正历史”?
那他们眼中的“正统”又是什么?
我这个“锚点”,又在他们的计划里扮演着什么角色?
接下来的几日,我表面上依旧处理朝政,批阅奏折,仿佛什么都没发生。
但暗地里,我让徐阶秘密调查所有在张佐身边待过的太监和官员,同时加强了对宫禁的控制。
我知道,张佐的暴露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伪人还潜伏在暗处,伺机而动。
徐阶的效率很高,很快就递上了一份名单。
名单上的人,大多是近期得到提拔或身居要职的,其中就包括之前逼宫的钱德洪。
“陛下,”徐阶的脸色很凝重,“这些人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履历都‘太干净’了,干净得不像真的。”
我看着名单,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
“太干净”,就是最大的破绽。
真正的官场,哪有毫无瑕疵的人?
“徐阶,”我抬起头,眼神锐利,“你亲自带人,秘密监视这些人。
记住,不要打草惊蛇,更不要信任任何人,包括你自己的属下。”
徐阶浑身一震,显然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
他郑重地叩首:“臣,遵旨!”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我再次拿起那枚铜扣。
它的温度似乎比之前更低了。
我有一种预感,这枚铜扣,或许就是找到伪人老巢,甚至是找到“回家之路”的关键。
第三章 海防诡谲,名将崭露就在我着力排查朝堂伪人的同时,东南沿海的警报如同雪片般飞来。
倭寇袭扰的频率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已经到了“无岁不寇,无地不寇”的地步。
“陛下,”兵部尚书王时中出列奏报,“倭寇势大,臣请调俞大猷、汤克宽等将驰援东南。”
我看着奏报上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字,眉头紧锁。
历史上的倭寇虽然猖獗,但也不至于如此失控。
这里面,一定有伪人的影子。
伪人想要做什么?
搅乱东南,让大明腹背受敌?
还是说,他们的目标是……那些抗倭的将领?
“王尚书,”我缓缓开口,“俞大猷、汤克宽固然是良将,但朕以为,还有一人,比他们更合适。”
“哦?
陛下说的是何人?”
王时中有些惊讶。
“戚继光。”
我说出了这个名字。
这个在历史上被誉为“战神”的将领,此时还只是个山东都指挥佥事,声名不显。
但我知道"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0371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