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66344" ["articleid"]=> string(7) "6125179" ["chaptername"]=> string(7) "第6章" ["content"]=> string(2724) "了!”

他看着我,眼睛里全是光。

那是一种纯粹的,对技术的欣赏和佩服。

“方静,不,方师傅!

你简直就是我的救星!”

那几台音响,他很快就出手了,净赚了小一万。

在九十年代初,这可是一笔巨款。

他当场就抽出厚厚一沓钱要塞给我。

“方师傅,这是你的工钱,两千!”

我吓了一跳,连忙推回去:“用不了这么多,给我两百就行。”

在县城,我累死累活一个月,也才挣这么多。

周明宇却把钱硬塞进我手里。

“一码归一码,你值这个价。”

他看着我,很认真地说:“方静,别走了,留下来帮我吧。”

“我这铺子,缺个镇店之宝。

我给你开工资,不,我们合伙干,挣了钱五五分。”

我看着他真诚的脸,又看了看手里的钱,心里百感交集。

这是我第一次,因为我的“手艺”,而不是因为我的“性别”,被人如此郑重地对待。

我点了点头。

“好。”

就这样,我在广州有了第一份正式的工作。

我和周明宇成了合伙人。

他负责跑货源和销售,我负责技术维修和售后。

他的口才好,死的能说成活的。

我的技术硬,活的也能给你救回来。

我们俩配合得天衣无缝。

“明宇电子”的名声,很快就在电子城里传开了。

大家都知道,这里有个叫方静的女师傅,手艺高超,再难修的机器到她手里都能起死回生。

开始还有人不信,特意拿着疑难杂症的机器来砸场子。

结果,无一例外,都被我三下五除二给修好了。

渐渐地,来找我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人专门从别的城市跑来。

我成了电子城里不大不小一个名人。

周明宇给我买了新工具,还把铺子后面隔了个小屋,让我住了进去。

他说:“咱们镇店之宝,可不能再住那种小破旅馆了。”

我看着这个虽然简陋但属于自己的小空间,第一次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有了一点归属感。

5.我在广州的生活,渐渐步入正轨。

忙碌,但很充实。

每天和各种电路板、电子元件打交道,让我没有时间去想过去的事情。

我以为,我和李胜利,这辈子都不会再有交集了。

直到有一天,我接到了老师傅的电话。

是周明宇特意给我装的,他说联系客户方便。

电话那头,师傅的声音听起来很疲"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0364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