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63506" ["articleid"]=> string(7) "6124871"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4章" ["content"]=> string(2505) "二,在他被班长从指导员门口夺下枪的那天晚上,我不只是去围观,而是主动找他谈心,他适当的开导,肯定他的成绩。

哪怕我被班长骂,被别人说是多管闲事,我也要试一次。

第三,在副政委放话“坦白从宽”时,我不只是等待盗枪者的主动自首,而是站出来说:“赵小龙最近很不对劲,我看到他瞅着指导员的眼神,像要吃人。”

可是我没有去做。

我们都选择了沉默,选择了忽视。

而沉默,有时比枪声更致命。

有时候,拯救一个人,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

而是需要登出一点点的勇气——去打破规则之下的沉默,去触碰那道看不见的伤疤。

第十二章 最后的对话去年,我还特意去了一趟亳州去看望战友赵小龙。

他头发白了,但是身体健很壮,在院子里修理三轮车。

他看见是我,愣了一下,笑着说道:“老战友,来了?”。

我点点头,对着他笑。

我们坐在院子里,喝着粗茶,聊了一下午。

临走前我问他说:要是下回再让你当兵,又落选了‘五好战士’咋办?

他沉默了很久,然后抬起头说:“我不要去拿枪。

我要去找指导员,当面问他‘为什么是我落选?

我到底哪里不好?

’”他抬着头看着我,眼神里有着自信的光芒:人不怕失败,怕的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失败。

我点了点头,被他的话打动。

那一刻,我突然就明白了——他偷枪不是为了报复,只是为了让大家注意到自己,证明自己也不差,他是想确认自己的存在。

可我们,都把他当成敌人,当成犯罪分子。

第十三章 后记那年连队发生的盗枪案,我一直都忘不掉。

像根刺一样扎在我心里,时不时就会想起,我觉得最可怕的不是枪被偷走了,而是人心变冷了。

部队教会我们纪律、忠诚、服从。

可那次的盗枪案,却教会了我:一个被遗忘的灵魂,可以掀起一场飓风。

而救赎,往往只差一句关心的问候:你还好吗?

兄弟!

那年除夕,连队丢了枪。

可真正丢失的,是从未被听见的心声。

希望后来人,别用偏激的方式去乞求一个温柔的目光。

全文完"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0259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