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63505" ["articleid"]=> string(7) "6124871"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3章" ["content"]=> string(2560) ",没有如果。

我们用纪律筑起了钢铁长城,却忘了墙内站着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

而救赎,往往只差一句话安慰的话语——轻得像一片雪落下,却重得能托起一个坠落的灵魂:“你还好吗?”。

第十章 制度的裂缝现在回过头来,看那起发生在连队的盗枪案件,暴露出的,远不止一个人的心理崩溃那样简单。

而是整个基层部队在思想工作、心理疏导、荣誉机制上的巨大漏洞。

“五好战士”本意是激励、激发战士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可是当它变成一种“社会性审判”,就成了压垮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张获奖名单,决定了谁是“先进”,谁是“落后”;一次落选,会被认为是“思想有问题”“态度不端正,”。

而且事后没有解释,没有反馈,只有无奈的结果,好像一封判决书,被冰冷地贴在公告栏上。

赵小龙的事件,它不是个例。

在那个年代里,多少优秀的战士因为一次批评、一次误会、一次落选,进而陷入自我否定的怪圈?

可是,那个年代,部队有没有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而且没有人站出来,向落选的战士问一声:“你是不是想不通、很难受?”。

一九九八年,我参加了一次老兵聚会,一位曾在边防服役的心理医生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部队每年都会发生数十起持枪违纪事件,多数案件的起因是因为战士心理失衡。

直到2000年后,军队才逐步设立和完善了连队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职的心理辅导员。”

他讲这话的时候,语气十分平静,可我听出了隐藏在话外的痛。

我们曾用纪律碾碎了多少灵魂?

而那些没有响的枪、没有被拉响的手榴弹,至今仍藏在某些人的心里。

制度不应该只负责惩罚错误,更应该用来预防悲剧的发生。

真正的战斗力,不是来自高压和恐惧,而是来自心中的那份归属感与被尊重、被正视、被看见!

第十一章 如果重来一次如果时间能倒流,我会做三件事:第一,在赵小龙躺床板的第五天,我不是去劝他“想开点”,而是坐在他身边,听他说完所有的委屈和心里话。

不去打断,不去评判,只轻轻地对他说一句:“我听着呢。”

就已经足够。

第"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025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