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60198"
["articleid"]=>
string(7) "6124314"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0章"
["content"]=>
string(2592) "?”
“看……看到了。”
我努力让声音听起来哽咽、颤抖,充满了无助和恐惧,“陆记者,他们怎么能这样胡说……我只是前段时间压力大,去做了些常规的心理疏导……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污蔑我……”“这明显是有组织的水军行动。”
陆承语气肯定,“你在近期得罪过什么人吗?
或者,顾教授得罪了人,对方迁怒于你?”
他果然专业,一针见血。
我没有直接说出苏晓的名字,只是泣不成声地暗示:“我不知道……我最近很少与人交往……除了……除了因为一些误会,和晓晓吵了几句……可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啊,她不会……”点到即止。
剩下的,让陆承自己去查。
挂掉陆承的电话,我擦干虚假的眼泪,眼神恢复冰冷。
苏晓这一招很毒,想用“精神病”的标签毁掉我的公众可信度。
但她也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她给了我一个绝佳的“升华”人设的机会。
我立刻行动起来。
首先,我联系了之前去的那家正规、权威的心理咨询中心,以“需要报销”为由,拿到了一份官方、严谨的“压力与情绪疏导”评估报告,上面明确写着“未见严重精神障碍”,只是普通的焦虑状态。
其次,我翻出了手机里的一段旧录音。
那是前段时间苏晓来找我“诉苦”时,无意中抱怨她公司旗下某个网红“数据造假、偷税漏税”还洋洋得意的对话。
当时我只是习惯性地录了音,没想到真能派上用场。
最后,我亲自撰写了一段文字。
没有激烈的反驳,没有愤怒的指控,只有平静的叙述,关于现代人面临的压力,关于寻求心理帮助并不可耻,关于网络暴力的伤害……我将报告的关键部分打码,将录音转换成文字并打码敏感信息,连同我写的那段文字,一起存在一个加密文件夹里。
现在,还不是抛出去的时候。
舆论的火候还不够,公众的同情心还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
我需要让子弹再飞一会儿,让苏晓的恶意暴露得更彻底一些。
然后,在我最需要共情的时刻,再给予这致命一击。
令我略微意外的是,顾明轩在这次风波中,态度有了微妙的变化。
他大概是觉得,苏晓攻击我,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打他的脸,挑战他的权威。
又或"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0139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