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57717" ["articleid"]=> string(7) "612397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2章" ["content"]=> string(2656) "。

我们没钱搞装修,没钱做宣传,凭什么跟别人争?

必须找到一条没人走过的路。

我的目光在店里逡巡,最后落在了墙上挂着的一副装裱俗气的“迎客松”上。

国风。

一个词突然从我脑海里跳了出来。

这几年,国潮、国风的概念不是很火吗?

从服装到美妆,从音乐到文创,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情空前高涨。

但是,养生行业呢?

大部分足疗店、按摩馆,要么是泰式,要么是日式,要么就是我眼前这种不伦不类的中式。

真正把“国风”和“养生”结合起来,做得有格调、有品位的,似乎还是一片空白。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我心中慢慢成型。

“余娜,”我站起身,眼睛里闪着光,“这家店,不能再叫‘沁园-春足道’了。”

“那叫什么?”

“叫‘沁园春雅集’。”

我说,“我们不做足疗,我们做的是国风养生。”

“我们不捏脚,我们是为顾客提供健康管理方案。”

“我们的目标客户,不再是那些油腻的中年大叔,而是市区写字楼里那些被996掏空了身体的年轻白领。”

余娜听得一愣一愣的,显然没跟上我的思路。

“国风养生?”

“那是什么?”

“简单来说,”我敲了敲桌子,开始给她描绘蓝图,“就是把这里,从一个低俗的足疗店,改造成一个充满中式美学的社交解压空间。”

“装修,我们没钱大改,但可以软装。”

“把这些金光闪闪的东西全扔了,换上竹帘、字画、青花瓷。”

“灯光要柔和,要有意境。”

“服务项目,保留足疗和按摩的核心,但要重新包装。”

“比如,给每个项目起个雅致的名字,‘踏雪寻梅’‘梦回江南’之类的。”

“用的精油,必须是草本的,要有故事可讲。”

“技师,不能再叫技师,要叫‘健康顾问’或者‘养生师’。”

“服装也要改,不能再穿旗袍,要换成改良的汉服或者素雅的棉麻茶服。”

“我们甚至可以增加一些附加服务。”

“比如开辟一个茶室,客人做完项目可以品茶、抄经、下棋。”

“再比如,定期举办一些主题活动,什么‘办公室久坐族拯救计划’‘失眠人士福音分享会’……”我越说越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这家店起死回生的样子。

余娜听得目瞪" ["create_time"]=> string(10) "17600054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