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46695"
["articleid"]=>
string(7) "612174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5章"
["content"]=>
string(2540) "李院士家时,师爷对林薇果说:“当年我和你老师闹分歧,你老师当时说了一句话我始终记得。
她说,科研需要不同的声音,但更需要互相理解。
现在我明白了,她当年的坚持,不是固执,是对科研的严谨。”
林薇果看着张院士,突然明白了科研传承的意义 ——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包容与理解的延续。
第十四章:顶刊无数的未来随着第三篇《Nature》的发表,林薇果彻底奠定了在该领域的地位。
国内外的科研机构纷纷向她抛出橄榄枝,有的开出高薪,有的承诺提供顶级的实验资源。
但林薇果都婉拒了。
“老师,我想留在咱们课题组。”
林薇果找到陈静,认真地说,“如果不是您那封推荐信,我可能永远都走不出困境。
现在,我想和您一起,把咱们的课题组打造成全球顶尖的蛋白研究中心,培养更多像我一样的学生。”
陈静看着林薇果,眼里满是欣慰:“好,老师支持你。
我们一起努力,让更多年轻人在科研路上少走弯路。”
接下来的几年里,林薇果在科研上持续发力。
她带领团队,围绕“分子开关”展开深入研究,不仅研发出针对相关疾病的靶向药物,还在《Nature》《Science》等顶刊上发表了十多篇论文,真正实现了“顶刊无数”的梦想。
同时,她也像陈静和张院士一样,用心培养学生。
对于那些起点不高、却热爱科研的学生,她总是格外照顾,不仅耐心指导,还主动为他们争取资源。
有学生问她:“林老师,您为什么对我们这么好?”
林薇果笑着说:“因为我当年,也是这样被我的老师帮助的。
科研之路很难,但只要有人愿意拉一把,就会走得轻松一些。
我希望你们以后,也能成为那个‘拉一把’的人。”
第十五章:最好的回报五年后,林薇果成为了国内生物领域的领军人物,她带领的课题组,成为了全球无数科研人员向往的地方。
陈静也因培养出林薇果这样的学生,获得了 “国家级教学名师” 的称号。
在一次科研颁奖典礼上,林薇果作为获奖代表发言。
她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的老师和师爷,眼里满是感激:“今天我能站在这里,最要感谢的人,"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845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