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46679" ["articleid"]=> string(7) "612174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3章" ["content"]=> string(2542) "尺度生物系统’的手稿,里面记录了一些分析方法,或许能帮你定位开关。

另外,我联系了我在国外的学生,他现在掌管着全球最先进的‘跨尺度成像仪’,设备随时为你开放,需要什么数据支持,让他配合你。”

林薇果看完邮件,眼泪瞬间涌了出来。

她没想到,这位素未谋面的老祖,不仅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珍贵的手稿,还为她打通了顶级设备的通道。

陈静走过来,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你看,好的科研思路,总是会被认可的。”

三天后,林薇果收到了李院士寄来的手稿。

泛黄的纸页上,是李院士工整的字迹,密密麻麻的公式和草图旁边,还标注着他当时的思考过程。

“这里的‘多维度信号叠加法’,正好能解决我们现在的难题!”

林薇果指着手稿中的一段文字,激动地对张院士说。

按照手稿中的方法,林薇果与国外的研究员远程对接,利用 “跨尺度成像仪”捕捉分子信号。

当屏幕上,那个隐藏在复杂网络中的“分子开关” 清晰呈现,甚至能看到它在蛋白折叠过程中“开启 - 关闭” 的动态时,实验室里一片欢呼。

“找到了!

我们终于找到了!”

林薇果捂着嘴,哽咽着说。

张院士看着屏幕,眼眶也红了:“老师当年没完成的事,被你实现了。

他要是知道,肯定会很高兴。”

第十二章:证道,第三篇《Nature》有了“分子开关” 的清晰数据,林薇果的研究如虎添翼。

她不仅解析出开关的作用机制,还通过实验验证——只要调控这个开关,就能纠正蛋白折叠的错误,从根源上阻止相关疾病的发生。

“这是真正的突破性成果!”

陈静看着实验报告,激动地说,“薇薇,你的研究已经不仅仅是基础科研了,它为疾病治疗提供了明确的靶点,甚至可能改变整个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方向。”

林薇果点点头,开始撰写第三篇论文。

这一次,她的笔触更加自信,数据呈现也更加精准。

师爷特意将老祖的手稿内容整理成补充材料,附在论文中,以此致敬这位老祖的帮助。

论文投递到《Nature》后,编辑部的反应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仅仅两天,就发来 “优先评审”的"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845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