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46673"
["articleid"]=>
string(7) "612174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2章"
["content"]=>
string(2584) "师爷的导师?
那我应该叫...老祖?
可是......我们和老祖隔得太远了吧?
老祖会愿意帮我们吗?”
师爷听到之后也有些犹豫:“老师已经退休好几年了,很少过问科研上的事。
而且,他的身体也不太好,我不想打扰他。”
陈静沉默了片刻,坚定地说:“为了这个研究,为了那些等待治疗的患者,我们必须试一试。
导师,您和师爷感情深厚,您去联系,或许还有机会。”
师爷看着林薇果期待的眼神,又想起那些因蛋白折叠错误而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最终点了点头:“好,我试试。
我给导师发一封邮件,介绍一下我们的研究困境和林薇果的创新思路,看看他的态度。”
师爷坐在电脑前,认真地写着邮件。
林薇果和陈静在一旁,紧张地等待着。
他们都知道,这是攻克“分子开关”难题的最后希望,如果老祖也无法提供帮助,他们的研究很可能会陷入停滞。
邮件发送后,张院士看着屏幕,轻声说:“老师脾气比较倔,但一切都已科学研究为第一要务。
如果他觉得这个研究有价值,一定会帮我们的。”
接下来的几天,林薇果每天都在焦虑中度过。
她害怕得到拒绝的回复,更害怕失去这个难得的机会。
直到第三天下午,张院士突然激动地冲进实验室:“有消息了!
我老师回复了!
他愿意帮我们!”
第十一章:老祖出山,打通关键节点张院士举着手机冲进实验室时,林薇果正对着模糊的分子信号图发呆,听到“老师回复了”的瞬间,她猛地抬头,椅子都差点被带倒:“师爷,老祖...... 他真的愿意帮我们?”
师爷笑着点头,把手机递给林薇果:“你自己看,你老祖不仅愿意帮,还特别认可你的思路。”
林薇果接过手机,指尖微微颤抖地划过屏幕。
老祖的邮件语气平和却充满力量:“静维啊,(师爷叫张静维)我记得你研究的是静态结构吧?
你能跳出自己的框架,从动态网络切入,已经很有想法。
这‘分子开关’难题,我年轻时也琢磨过,只是当时技术有限,没能突破。
你附上的预实验数据里,那个‘瞬时信号波动’很关键,很可能就是开关作用的痕迹。
我这里有份当年研究‘跨"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845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