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46662"
["articleid"]=>
string(7) "6121749"
["chaptername"]=>
string(8) "第10章"
["content"]=>
string(2528) "连接的方法,说不定就能治愈这种疾病!”
陈静看着数据,眼中满是赞赏:“薇薇,你的洞察力越来越强了。
这个发现太重要了,不仅在基础研究领域有重大意义,还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林薇果又与医院的临床团队合作,合规地收集了患有该种疾病的患者的生物样本。
通过实验,她发现患者体内的该亚型蛋白,果然普遍存在“错误节点连接”的情况,这与她的研究结果完全吻合。
“数据已经足够扎实了,可以开始写第二篇论文了。”
师爷看着林薇果提交的研究报告,满意地说,“这篇论文的创新性和应用价值,一点都不亚于第一篇,甚至在某些方面,意义更大。”
林薇果点点头,再次投入到论文撰写中。
这一次,她更加熟练,思路也更加清晰。
老师和师爷的指导,让她少走了很多弯路。
仅仅十天,第二篇论文就完成了初稿。
第九章:第二篇《Nature》的降维打击林薇果将第二篇论文投递到《Nature》后,心情比第一次平静了许多,但仍有一丝期待。
她知道,这篇论文的研究成果,不仅能推动基础科研的发展,还能为无数患者带来希望,意义非凡。
果然,编辑部很快就给出了回复——论文直接进入快速评审通道。
审稿人对论文的评价极高:“该研究首次揭示了不同亚型蛋白折叠的分子网络差异,并发现了与特定遗传病相关的折叠错误机制,为该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全新的靶点,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临床价值,是该领域的突破性成果。”
一周后,《Nature》编辑部发来邮件,告知论文被正式接收,将以“研究亮点” 的形式发表。
这意味着,林薇果的研究成果,将得到编辑部的重点推荐,获得更多的关注。
论文发表当天产生的反响比第一篇论文更大。
国内外多家媒体对林薇果进行了采访,报道她的研究成果如何为遗传病治疗带来新希望。
很多患者家属给林薇果发来邮件,表达感谢和期待,希望她能尽快研发出相关的治疗方法。
“薇薇,你看,你的研究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陈静拿着报纸,指着上面林薇果的采访报道,欣慰"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845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