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46661"
["articleid"]=>
string(7) "6121749"
["chaptername"]=>
string(7) "第9章"
["content"]=>
string(2570) "办公室,举着手机大喊,声音都在发抖。
陈静和师爷赶紧围过来,看着邮件内容,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师爷拍了拍林薇果的肩膀:“好样的,小林!
你不仅为自己争了气,也为我们整个团队,整个国家争了气!”
论文发表当天,生物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全球各大科研机构的学者纷纷下载阅读,社交媒体上,相关话题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
“年轻研究生攻克世界级难题”“分子动态网络:蛋白折叠研究的新方向”等标题刷屏,林薇果的名字,一夜之间传遍了科研圈。
无数科研团队发来邮件,希望能与林薇果合作。
国内外顶尖高校也向她抛出橄榄枝,邀请她攻读博士或加入研究团队。
林薇果看着邮箱里密密麻麻的邮件,心中充满了感激——如果不是老师那封深夜的推荐信,如果不是师爷团队的帮助,她可能至今还在困境中挣扎。
第八章:乘胜追击,再攀高峰第一篇《Nature》的成功,让林薇果更加坚定了研究方向。
她没有沉浸在荣誉中,而是很快投入到新的研究中。
这一次,她把目标瞄准了 “不同亚型蛋白的折叠差异”。
“老师,师爷,我发现不同亚型的蛋白,在折叠过程中,分子网络的节点互作模式有明显区别。
如果能解析这种差异,或许能为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提供新的线索。”
林薇果在团队会议上提出了自己的新想法。
师爷眼前一亮:“这个方向很好!
不同亚型蛋白与疾病的关联性很强,你的研究如果能取得突破,应用价值会非常大。
我们团队全力支持你,需要什么资源,尽管提!”
有了师爷的支持,林薇果的研究进展神速。
她利用冷冻电镜,分别捕捉了三种不同亚型蛋白的折叠动态影像。
通过AI模型对比分析这些影像,她发现了它们在折叠关键阶段的分子互作差异—— 其中一种亚型蛋白,在折叠过程中容易出现 “错误节点连接”,而这种错误连接,恰好与某种罕见遗传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太神奇了!”
林薇果拿着对比数据,兴奋地对陈静说,“老师,您看,这种错误连接会导致蛋白功能异常,这很可能就是那种遗传病的发病原因!
如果能找到纠正这种错误"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845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