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43464"
["articleid"]=>
string(7) "6121462"
["chaptername"]=>
string(8) "第20章"
["content"]=>
string(2574) "息轰炸。
“李泽明的行程轨迹,精确到每分钟。
这是他常去的画廊、俱乐部,以及他情妇的住址——哦,他有两个,彼此不知道对方存在。”
阿里·李把平板电脑推到顾盼面前,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和监控截图飞快滚动,“他偏好黑咖啡,不加糖,对杏仁过敏,讨厌别人碰他的金丝眼镜。
书房保险柜是德国定制款,机械密码结合生物识别,强行开启会注入自毁酸液。”
信息细致到令人发指。
秦菲则负责“包装”。
“这是你新的身份,顾晚,独立艺术评论人,刚从法国回来,专攻象征主义。
背景资料已经植入几个必要的学术数据库和社交网络,经得起初步核查。”
她递过一份文件,上面连“顾晚”小学时获得的某个不起眼的美术奖项都罗列在内。
“你需要熟记的是这幅,”她调出一张画作的局部高清图,色调阴郁,描绘着缠绕的藤蔓与模糊的女性胴体,“《林泽仙女》,一位不太出名的比利时画家的争议作品,真迹下落不明。
李泽明最近在私人渠道求购它未果。
你需要表现出对这幅画‘独特而深刻’的理解。”
顾盼看着那幅画,系统灌输的关于象征主义、关于色彩运用、关于那个时代艺术家精神困境的知识自动浮现。
她甚至能“感觉”到画面背后那种压抑的、近乎病态的欲望。
这种感觉让她不适。
沈哲很少出现,偶尔来,也只是站在巨大的电子屏前,看着不断更新的情报,或者听秦菲和阿里·李汇报进展。
他从不过问顾盼的“学习”情况,但顾盼能感觉到,那双眼睛无处不在。
他在观察,评估她这个“产品”在真实任务压力下的表现。
她没有让他“失望”。
不过三天,她已将李泽明的喜好、习惯、社交圈摸得滚瓜烂熟,将“顾晚”这个虚构的身份背景记得比自己的真实过去还要清晰,对那幅《林泽仙女》的“见解”更是能随口道来,夹杂着几句恰到好处的法文艺术术语,足以唬住半瓶子醋的艺术爱好者。
她像个最勤奋的学生,消化着一切被给予的信息,完美地执行着指令。
只有深夜回到自己那间同样由系统赠与的公寓,站在淋浴下,任由热水冲刷身体时,才会感到一种从骨髓里透出"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80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