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35646"
["articleid"]=>
string(7) "6120242"
["chaptername"]=>
string(7) "第7章"
["content"]=>
string(2527) "的音乐盒——正是她放在墓碑前的那个,此刻正自动旋转着,播放着《月光》的旋律,与台上的《晚星》渐渐重合。
曲终时,全场掌声雷动。
林浅起身鞠躬,看见许曼和“晚星”的影子在舞台的追光里轻轻挥手,然后慢慢变得透明。
许曼最后看了她一眼,嘴唇动了动,像是在说“再见”;“晚星”则笑着指了指她的口袋,林浅伸手一摸,摸到枚温热的音符吊坠——正是当年琴箱暗格里的那枚,背面的“晚星”二字,此刻泛着淡淡的光。
演出结束后,周屿抱着紫罗兰跑过来,手里还拿着张照片:“你看,刚才拍照时,镜头里多了两个影子。”
照片上,林浅坐在钢琴前,身后清晰地映着两个穿白裙的身影,一个长发及腰,一个扎着马尾,手腕上的红绳缠在一起,像一串跳动的音符。
后来,《晚星》成了校园音乐节的固定曲目。
每年演出时,音乐厅的后台总会摆着一束新鲜的紫罗兰,琴箱里偶尔会传来轻轻的共鸣。
林浅知道,那是“晚星”和许曼留在人间的祝福,是她们用音乐,给这段尘封的往事,画上了一个温柔的句号。
有时在黄昏,林浅还会去博物馆看那架旧钢琴。
阳光落在琴键上,总能看见琴凳上放着片干枯的紫罗兰花瓣,像是有人特意留下的记号——提醒着她,有些故事不会消失,有些温柔,会永远留在时光里。
旧琴·回响紫罗兰花开的季节,林浅收到了一封来自市音乐学院的信——他们想将《晚星》纳入年度演奏会曲目,还邀请她去给作曲系的学生分享这首曲子背后的故事。
分享会当天,林浅抱着那本泛黄的《晚星》乐谱走进教室,刚把乐谱放在讲台上,窗台上的一盆紫罗兰突然轻轻晃动,花瓣落在谱面上,刚好盖住了“晚星”的签名。
她抬头,看见教室最后一排坐着个穿白裙的女生,长发垂到肩线,和照片里的“晚星”有七分像。
“老师,这首曲子的休止符为什么要设计得这么长?”
女生举手提问,声音轻得像风,“像是在等什么人回应。”
林浅指尖划过乐谱上的休止符,突然想起许曼曾说过的“留出让风穿过的空隙”,刚要开口,教室的灯突然闪了闪,女生的身影竟变得半透"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606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