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35221" ["articleid"]=> string(7) "6120204" ["chaptername"]=> string(7) "第4章" ["content"]=> string(2530) "金的意义非凡!

它证明了她的思路是对的,在这个时代是行得通的!

<她正式开始了她的“风投”生涯。

当然,此时的“风投”,更多是凭借信息差和超前的商业意识,进行小规模的投资和资源整合。

她继续寻找那些有潜力但陷入困境的乡镇小企业,或是街面上有想法、敢闯荡的个体户,用有限的资金和无限的头脑,入股、指导、牵线搭桥。

她投资过一个只会做传统糕点的老师傅,帮他改良配方,设计独立小包装,打入县里新开的百货大楼;她指点过一个摆摊卖服装的返城知青,告诉他南方哪些城市的款式最新潮,如何利用颜色和搭配吸引顾客,后来那个知青开了县城第一家个体服装店;她甚至敏锐地注意到电子表开始流行,但没有自己去倒卖,而是联系了一家有无线电基础的小作坊,鼓励他们尝试组装简单的计算器……她的“雪球”越滚越大,虽然过程不乏艰辛,被质疑过,被拒绝过,甚至遇到过想赖账的,但她总能凭借智慧和韧性,以及那份对未来的笃定,一一化解。

她不再是那个躲在房间里写私奔计划书的恋爱脑苏晚,而是清水县乃至周边市县小有名气的“能人苏小姐”。

人们不知道她具体做什么,但都知道她有点石成金的本事,而且做事公道,信誉极好。

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名字开始频繁地出现在她的信息网里——季临川。

据说是有港商背景,年轻,英俊,手腕高超。

他投资的领域更广,金额更大,从刚刚兴起的家电进口,到参与市里第一批中外合资酒店的谈判,身影无处不在。

他像一条敏锐的鲨鱼,总能精准地嗅到利润最丰厚的地方。

起初,苏晚并没太在意。

中国市场这么大,容得下多个玩家。

但渐渐地,她发现,她看好的几个项目,在接触或谈判的关键时刻,总会被这个季临川以更高的价格、更优厚的条件“截胡”。

一次是巧合,两次三次,就由不得她不多想了。

第一次是在争夺市里一家濒临倒闭的无线电元件厂的承包权时。

苏晚已经和厂里的老师傅、技术骨干谈好了改制方案,准备联合他们一起承包,转向生产市场需求旺盛的简易收音机配件。

就在签约前"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587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