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34820" ["articleid"]=> string(7) "6120099" ["chaptername"]=> string(7) "第2章" ["content"]=> string(2592) "没法子,欠一屁股债,接了催命的单子,不玩命干不行啊!”

这话半真半假,听着在理儿……他清楚的记得,就是这周叔带头分食的他!

可关起门来,他比谁都冷静。

这些摆在明面上的米面粮油,不过是障眼法。

他心里那本账,清楚着呢。

真正的大家当,得往山里搬。

他凭借前世模糊的记忆和对地图的研究,开车在远离城市的荒芜山区转悠了好几天,最终锁定了一处深山中废弃多年的防空洞。

这里地势险要,远离任何现有道路,洞口被茂密的藤蔓遮盖,最关键的是,内部勘察后发现了一处稳定的地下水源。

他以“某科研机构合作建设山地生态观测站”的名义,通过中间人,雇佣了第一支施工队。

他对工程的要求极高,尤其是隐蔽性和坚固性。

洞口用厚达半米的钢筋混凝土加固,外层精心处理成山体岩石的纹理和颜色,并移植了本地藤蔓。

内部,用工字钢对结构进行全面强化,安装了整整三道门:第一道是厚重的钢制防爆门,第二道是带有橡胶密封圈的气密门,第三道是防火门。

每一道门都配有独立的机械锁和观察孔。

施工队进场那天,工头老张看着这鸟不拉屎的地方直皱眉头。

陈建国赶紧塞过去两包好烟,话说得漂亮:“张师傅,偏是偏了点,图个清净,适合搞研究。

工期紧,质量您可得给我把住关,钱的事儿好说!”

洞口的加固是头等大事。

水泥、钢筋运进来,工人们叮叮当当干了小半个月,总算把那破洞口用厚实的混凝土给糊结实了,外面还做了伪装,远看跟山体一个色儿。

里面更是大动干戈,架钢梁、隔房间、装了好几道厚铁门,老张私底下都嘀咕:“这陈老板,搞的哪是观察站,分明是防空洞嘛。”

这边山洞捣鼓着,城里头他也没闲着。

包子铺早就停了营业,挂上了“内部装修”的牌子。

里头可热闹了,和面机、绞肉机整天嗡嗡响,蒸笼摞得老高。

他不再一个个亲手包了,雇了几个短工,三班倒,流水线作业。

他自己就管调馅儿,豆沙的甜度、叉烧的咸淡,都得他说了算。

蒸好的包子饺子,立马送进大冰柜冻得硬邦邦的,然后分门别类装进那种厚厚的泡沫箱子,箱子上用粗笔"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574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