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33339" ["articleid"]=> string(7) "6119684" ["chaptername"]=> string(7) "第6章" ["content"]=> string(2608) "团不等红灯过马路时,他们的脚下会短暂地亮起一座由“法不责众”信念铺成的光桥。

超市里,抢购打折鸡蛋的人群上空,则弥漫着一种由焦虑和渴望发酵成的、热烘烘的金色氤氲。

而我,是这片景象中唯一一个没有特效且显得尴尬和格格不入的人。

我与他们近在咫尺,却像活在一层透明的隔音玻璃后面。

更诡异的是,他们是喧嚣的,但他们彼此之间却是静默的。

一块布帘,一张隔板,就能在他们之间竖起一道无声的结界。

这结界如此坚固,以至于能隔绝一切,甚至包括呐喊与呼救。

一个人的行凶,他们称之为血案;一个部落或国家的施暴与屠戮,他们称之为战争。

他们用规模为暴力镀金,用名号为冷漠正名。

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合约”与“共识”。

于他们而言,我是失语的。

我的心中装了太多的嘈杂,静默得像街边的路灯,中间虽隔着光,但只要站立,就永远触碰不到和自己相同的灵魂。

只能无声地注视着灯下的世界——羊群正低着头,踏着一致的步伐,走向一个无人质疑的明天。

它们从不问西东,因为“默契”就是它们的方向。

今天,我看着天花板上震颤的灰尘,不再问“是不是我太矫情”。

我知道,只要我跪下,向他们奉为神明的虚伪的拿来贬低他人标榜自己的世俗礼仪低头承认:“我服了!

我错了!”

我就能立刻在那份《静默协议》上签字,获得梦寐以求的宁静。

呵呵,去你妈的吧!

我宁愿让我的灵魂永远承受孤独,我也决不倒下。

我明白了,那些面对不公却选择沉默的人,或许并非在隐忍,只是在用沉默权衡利弊。

一旦有朝一日得了势,或被收买,能从不公中分得一杯羹,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站在不公的一边,甚至会对曾替他们鸣不平的人,报以嘲笑、打压,乃至痛下杀手。

这便是人性的分野:同为沦落人,有的人在黑暗中选择克制与互助,共同追寻光明;而有的人,却选择放纵,将痛苦精准地转嫁给更弱小的人。

无法选择环境,已是不幸。

在无法选择的环境中,遇到躲避不掉的人,才是更大的不幸。

租到隔音差的房子,本已不幸。

更不幸的是,既租到了不隔音的房子,又"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53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