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ay(5) { ["chapterid"]=> string(8) "42632505" ["articleid"]=> string(7) "6119522" ["chaptername"]=> string(7) "第7章" ["content"]=> string(2614) "为内部不和?”

我苦笑:“谁说的?”

“苏晓跟几个人说了,说你们联合起来排挤她,把错误都推给她。”

我简单解释了实际情况,小雨恍然大悟:“我就觉得奇怪!

她平时就爱添油加醋。”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会来求证。

谣言传播的速度总是比真相快。

更糟糕的是,一周后,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报销费!

学校报销的是整笔报名费,但苏晓只退给我们每人 200 元。

而根据学校规定,参加比赛的学生每人补贴 100 元交通费,这意味着我们应该每人收到 300 元!

我立即给苏晓发微信:“苏晓,学校报销是不是包含了交通补贴?

你应该退我们每人 300 才对。”

消息如石沉大海,一连三天没有回音。

我在宿舍当面问她,她支支吾吾地说:“是吗?

我看看收据……哎呀,可能我搞错了,下次回家找找看。”

明知是借口,我却无可奈何。

那 100 元就像试金石,验出了一个人的品格。

期末考试接踵而至,大家都忙于复习,这件事暂时被搁置。

暑假开始,同学们陆续离校。

离校前一天,我又给苏晓发了一条微信:“找到收据了吗?

方便的话现在把差价补给我吧。”

依然没有回复。

看着通讯录里苏晓可爱的头像,我冷笑一声。

100 元看清一个人,代价不算大。

但这件事,不会就这么算了。

暑假里,我偶尔会看到苏晓在朋友圈晒吃喝玩乐的照片,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每次看到,我都想起那 100 元,以及比赛失败的不甘。

奇怪的是,她从不回复我的微信,却在群里活跃异常。

时间流逝,转眼暑假即将结束。

离开学还有一周,我正在家收拾行李,突然收到苏晓的微信:“瑶瑶,你记得下学期英语课用的教材是哪本吗?

我的找不到了[吐舌表情]”我盯着手机屏幕,简直气笑了。

两个月不回我信息,需要帮忙时就想起我了?

忍住直接怼回去的冲动,我回复了教材信息,然后顺势问道:“对了,报销的差价什么时候方便转我?”

消息已读,但没有回复。

十分钟后,我又发了一条:“??”。

苏晓回了一张可爱表情包,配文:“知道啦~”但仍然没有转账。

我冷笑一声," ["create_time"]=> string(10) "1759950343" }